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畯的意思、田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畯的解釋

(1).即田嗇夫。《詩·小雅·甫田》:“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鄭玄 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 孔穎達 疏:“田畯,田家(官),在田司主稼穡,故謂司嗇。 漢 世亦有此官,謂之嗇夫。” 漢 王粲 《務本論》:“設農師以監之,置田畯以董之,黍稷茂則喜而受賞,田不墾則怒而加罰。” 明 何景明 《憂旱賦》:“田畯至而靡喜兮,農望畛而太息。”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在古詩中常常提到的‘田畯’,就是奴隸主貴族派來監督農業奴隸勞動的家夥。”參見“ 田嗇夫 ”。

(2).農神。《周禮·春官·籥章》:“擊土鼓以樂田畯。”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田畯,古之先教田者。”參見“ 田祖 ”。

(3).泛指農民。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胡不眎沃衍於四郊,躬田畯之良業,捨六蓺之迂闊,收萬箱以賑乏乎?”《宋書·袁豹傳》:“增賈販之稅,薄疇畝之賦,則末技抑而田畯喜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田畯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底蘊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掌管農事的官員。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演變:

一、本義:農官之長

田畯最早指周代負責督導農耕、管理田地的基層官吏。其職責包括:

  1. 督導耕作:監督農夫按時耕種、收割,确保農事有序進行。
  2. 管理土地:分配田畝、記錄收成,并負責田賦征收。
  3. 傳授農技:向農民推廣先進耕作技術,如《詩經·豳風·七月》中“田畯至喜”描繪其巡視田間、勸課農桑的場景。

二、引申義:農神象征

因田畯與農業豐産密切相關,後世逐漸将其神格化:

  1. 祭祀對象:部分文獻将田畯視為農神(如“先啬”“司啬”),春秋兩季受官方祭祀,祈求五谷豐登。
  2. 文學意象:在詩詞中常代指豐收之神,如朱熹《詩集傳》注:“田畯,田神也”。

三、文化意義

田畯反映了古代中國“以農立國”的制度特征:

  1. 重農政策體現:其官職設置彰顯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周禮·地官》詳細記載其屬官編制與職能。
  2. 社會結構縮影:作為連接官府與農民的紐帶,田畯制度映射出古代基層治理模式。

權威參考文獻

《詩經·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禮記·郊特牲》:“蠟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鄭玄注:“司啬,後稷是也。”

朱熹《詩集傳》卷八:“田畯,田神,督農之官。”

《周禮·地官司徒》:“司稼掌巡邦野之稼……田畯各掌其治。”

網絡擴展解釋

“田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和語境中有多重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1.農事管理官員(田啬夫)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古代負責監督農業生産、管理農田的官吏。例如《詩經·小雅·甫田》中提到“饁彼南畝,田畯至喜”,鄭玄注解為“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說明其職責是監管耕作。漢代延續此官職,稱“啬夫”,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也指出,田畯是奴隸主貴族派來監督農業奴隸的官員。


2.農神

在祭祀或禮儀語境中,“田畯”被視作農神或農業始祖。《周禮·春官·籥章》記載“擊土鼓以樂田畯”,鄭司農注為“古之先教田者”,即傳授農耕技術的先賢神化後的形象。


3.泛指農民

少數文獻(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中,“田畯”也代指普通農民,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周禮》原文及漢代鄭玄、孔穎達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隘窘被害人不雅朝籍稱王稱伯摐金傳衣貸法代換等夷點白定傾扶危東渡遁法反轉片奉請供通國棋豪情逸緻黑天半夜火宿夥賊呼鷹簡老吉符迳涉經天緯地機要員涓淺康塗空性狂跌潰敵邋級老式兩禁良宵美景鬣葵六根清淨漉巾鹿盧劍鹵潟賣懞懂眳蒙摩托車運動怒忿辟布皤然啓請傷水沙洲熟成隨方隋苑棠幹坦直龆年無過失責任制邪媚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