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天之一隅。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詩:“奔河絶地維,折柱傾天角。” 宋 陳造 《泊小姑山》詩:“娟月上天角,相與詫嫵媚。” 茅盾 《子夜》十四:“東方天角有幾塊很大的火燒雲。”
(2).猶天涯。指遙遠的地方。 宋 周邦彥 《解連環》詞:“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3).謂前額之中央部位。 隋 李德林 《天命論》:“帝禮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
“天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天之一隅
指天空的某個角落或遙遠方位,常用于文學描寫。例如:
天涯、遙遠之地
比喻極遠的地方,帶有詩意化的空間感。例如:
前額中央部位
古代相術或文學中對人體部位的隱喻。例如: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天角”作為成語時,可形容地位或權力極高、無可匹敵。例如:“天角形容某人在領域中的至高地位。”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3)等來源。
《天角》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兩個意思:
1. 指天上的角,泛指諸如鹿角、牛角、羊角等動物角之類的物體。
2. 指空中的指向,泛指天空中天幹乾坤方向與地理方向中正北的夾角。
天角的拆分部首為“天”和“角”,其中“天”為天字底部的部首,表示天空、宇宙等含義,“角”為右側的部首,表示物體之尖銳、突起的部分。
天角的總筆畫數為8畫,其中“天”部部分有4畫,“角”部部分有4畫。
《天角》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見于《逸周書·爾雅·釋天名》。在繁體字中,天角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天角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然而,由于現代漢字的統一規範,我們一般采用的是現代簡體字的寫法。
1. 他的頭上長出了一隻形狀奇特的天角。
2. 這隻鹿有一對美麗的天角,令人驚歎。
組詞:天空、天幕、角度
近義詞:天角與天角本身沒有明顯的近義詞。
反義詞:天角與地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