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恬靜豁達。《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感兵難繁興,時俗諠競,乃著《大酒容賦》以表恬豁之懷。”
“恬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恬豁意為恬靜豁達,形容人心境平和、胸襟開闊。其中,“恬”指安靜、淡然,“豁”指豁達、不拘小節,兩字組合強調内外兼修的從容态度。
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原文為:“感兵難繁興,時俗諠競,乃著《大酒容賦》以表恬豁之懷。”此處通過創作賦文,展現作者在動蕩環境中依然保持豁達超然的心境。
字詞解析
現代引申
部分資料将其擴展為一種生活态度,即面對困難時保持樂觀包容,強調心理調節與積極處世(如提及),但此解釋未見于傳統經典,可作為補充理解。
使用場景
適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多用于贊美人物品性。例如:“他曆經滄桑卻始終恬豁,令人欽佩。”
該詞以古典文獻為根基,核心指向“内在平靜”與“外在豁達”的結合,兼具曆史深度與人文意蘊。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恬豁是一個漢字詞,表示心境寬慰安逸,甯靜豁達的狀态。
恬豁由恬和豁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恬的部首為心,總筆畫為10;豁的部首為谷,總筆畫為7。
恬起初是指人心平靜、甯和的狀态;而豁指的是通達、開朗、寬廣之意。恬豁的意義融合了這兩個詞的含義,形成了現代的詞彙。
恬豁的繁體字為恬豁,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恬豁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寫法取決于不同曆史時期的書法風格。但總體而言,恬豁的字形結構并未發生重大變化。
他十分恬豁地面對困境,始終保持平靜的心态。
恬然、豁達
安逸、安甯
焦慮、憂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