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田地和財物。《漢書·食貨志下》:“賈人有市籍,及家屬,皆無得名田,以便農。敢犯令,沒入田貨。”
(2).農産品。《東觀漢記·桓譚傳》:“富商大賈,多收田貨,中家子為之保役……坐而分利。”
“田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田地和財物
指農業土地及相關財産。該釋義可見于《漢書·食貨志下》的記載:“賈人有市籍,及家屬,皆無得名田,以便農。敢犯令,沒入田貨。”,表明漢代曾對商人擁有田産進行限制,違者将沒收其土地和財物。
農産品
泛指農業生産的物資。例如《東觀漢記·桓譚傳》中提到:“富商大賈,多收田貨,中家子為之保役……坐而分利。”,反映了當時商人囤積農産品,通過中間人剝削農民利益的現象。
補充說明
“田貨”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背景理解,尤其是漢代經濟政策相關的文本。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東觀漢記》等原始史料。
田貨是指農田中種植的農作物或農産品。它是将大地的恩賜轉化為人類生活所需的食材或商品的産物。
田字的部首是田,它屬于象形字。田字的筆畫數目是4畫。
田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田字形狀上由四個等分的小方格組成,代表了農田的形狀。
田貨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田貨」。
在古代寫字的時候,田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最早的田字形狀是類似于現代寫法的「口」,後來演變成了現代的「田」形。
1. 農民種田努力生産出各種各樣的田貨。
2. 這個村子的田貨豐富多樣,供應給城市裡的人們。
農田、農貨、田野、田園、農産品、田獵。
農産品、農貨、農田産物。
工業品、城市商品、進口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