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天網。《陳書·高祖紀上》:“公回茲地軸,抗此天羅,曾不崇朝,俾無遺噍。” 唐 韓愈 《月食詩效玉川子作》:“後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帀何處逃女刑?”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劍詩》:“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2).古代兵家謂林木縱橫的地形。《孫子·行軍》:“凡地有絶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梅堯臣 注:“草木蒙密,鋒鏑莫施。” 王晳 注:“羅謂如網羅也。”
(3).古代戰具。《六韬·軍用》:“天羅、虎落、鎖連一部,廣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
“天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天道報應
作為成語,“天羅”指“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比喻罪惡終将受到天道的懲罰,強調因果報應的必然性。此義出自《陳書·高祖紀上》等古籍,常與“天網”并用,如“天羅地網”。
軍事與地形概念
需注意“天羅”在八字命理中另有解釋(如“男怕天羅”),但此為玄學範疇,缺乏科學依據。建議使用時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混淆不同領域的定義。
天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字面意思是天網或天羅地網,指的是一個廣大的、無所不包的羅網。在引申義中,天羅也可以表示宇宙、自然界的法則和規律。
天字由“大”作為部首,由4畫組成;羅字由“網”作為部首,由13畫組成。
天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最早見于《史記·卷五十六·律曆志》。在繁體字中,天羅的寫法為「天羅」。
在古時漢字的書寫中,天羅可以更簡化為「天罒」的寫法。罒與羅有着相同的意義,省去了“網”部,寫法更加簡單。
1.宇宙中充滿了奧妙的天羅,人類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需要探索。
2.他意識到社會的天羅已經将他牢牢地困在一個死胡同内。
組詞:天羅地網、天羅地網恢恢、天羅地網天網恢恢、遍布天羅地網。
近義詞:法網恢恢、天網恢恢。
反義詞:福澤深厚、溫暖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