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光的意思、天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光的解釋

(1) [daylight;skylight]∶日光;天空的光輝

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外面見見天光,可好不好?——《兒女英雄傳》

水色天光

(2) [daytime]∶白晝

來回九十裡,現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殘遊記續集遺稿》

(3) [time of the day]∶天色

(4) [morning;daybreak] 〈方〉∶早晨;天亮

(5) [time of the day and landscape of lakes] 天色與湖光

上下天光。——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詳細解釋

(1).自然的智慧之光。《莊子·庚桑楚》:“宇泰定者,發乎天光。” 成玄英 疏:“其發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至 湯 ,體長專小……性長於天光,質易純仁。” 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同遊王舍人園》:“身閑閲世故,宇靜發天光。”

(2).日光;天空的光輝。《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唐 李白 《獄中上崔相渙》詩:“羽翼三元聖,發輝兩太陽。應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清 黃鷟來 《雨晴遊弘濟寺訪蒲庵和尚》詩:“谷口噏天光,雙樹如拱揖。”《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外面見見天光,可好不好?”

(3).指白晝。《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來回九十裡,現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還是早點走罷!”

(4).喻君主。 宋 王禹偁 《謝加朝請大夫表》:“年鬢漸高,郡封甚僻……未知何日,再覩天光。” 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況今主上好諫樂善,丈人日對天光,故未可與彼同年而語。” 明 張居正 《謝召見疏》:“特禦内臺,宣臣入見,得以密邇天光,親聆溫奬。”

(5).猶天色。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天光沉陰,左右無色。” 唐 李白 《愁陽春賦》:“天光青而妍和,海氣緑而芳新。” 明 邵璨 《香囊記·郵亭》:“天光暝了,看林間宿鳥歸巢,長亭渺渺路迢迢,煩借宿過今宵。”

(6).晨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旅病托栖》:“東方漸漸天光動,好教人私心驚恐。”

(7).謂天亮。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如有緊急事件天光要行兵,其時欲造飯食……亦要鳴鑼為號。”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八:“而東方天際的明霞,又報我以天光的消息。”

(8).謂天氣。 明 馮夢龍 《挂枝兒·阻雨》:“早知是這樣的天光也,不如不約他來了。” 清 李漁 《凰求鳳·貼招》:“炎熱天光,不宜飲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光”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日光/天空的光輝
    指自然光線或天空的明亮色彩,常見于文學描寫。例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範仲淹《嶽陽樓記》)。

  2. 白晝
    指白天的時間段,強調與黑夜的對比。如:“現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殘遊記續集遺稿》)。

  3. 天色
    表示天氣或天空的狀态,如“天光陰沉”“天光乍晴”等。

二、方言用法

三、文學與哲學延伸

在道家典籍中,“天光”偶被引申為“自然智慧”,如《莊子·庚桑楚》中的“發乎天光”,但此用法現代已不常見(注:該解釋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謹慎參考)。

四、使用場景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用例,可參考《左傳》《莊子》等文獻,但需注意語境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光

《天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天”和“光”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天空中的亮光。

拆分部首和筆畫:天(部首:一;筆畫:4)光(部首:兒;筆畫:6)。

來源:《天光》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衛風·氓》一首:“心之憂矣,之子無良。亦餘心之憂矣,之子無光。”這裡的“光”就是指心靈的光明。

繁體:《天光》的繁體字為「天光」。

古時候漢字寫法:《天光》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寫作「闔」(hé)和「日」(rì)。

例句:1. 雷電交加,瞬間天光大亮。2. 清晨的天光灑滿了大地。

組詞:天空、陽光、日光、霞光。

近義詞:天明、曙光、晨曦。

反義詞:黑暗、幽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