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覆地載的意思、天覆地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覆地載的解釋

(1).《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後以“天覆地載”形容範圍至大至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故明王視於冥冥,聽於無聲,天覆地載,天下萬國莫敢不悉靖共職受命者,不示臣下以知之至也。”

(2).對帝王仁德廣被之贊頌。 明 張居正 《請宥言官以彰聖德疏》:“仰惟皇上,聖德寬宏,天覆地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覆地載”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指“天覆蓋萬物,地承載一切”,比喻包容範圍極廣,恩澤普遍施與。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其核心含義為“天地養育、包容萬物”,常引申為形容帝王或聖人的恩德廣布天下,或強調自然規律的宏大無私。

從詞源考證,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禮記·中庸》中有“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的表述,漢代鄭玄注疏時明确其“無所不包”的哲學意蘊。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進一步闡釋:“天以氣覆,地以形載”,揭示了中國古代宇宙觀中天地協同化育萬物的思想。

在語言運用層面,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覆”“載”二字的本義關聯:“覆者反覆,載者承藉”,二字組合形成空間的全方位包容意象。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該成語在漢語史中始終保持高頻使用,常見于政論文章與頌揚性文本,如《宋史·樂志》載樂章“天覆地載,澤被寰瀛”。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禮記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 《中國古代成語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03)

網絡擴展解釋

“天覆地載”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引申

  1. 經典文獻:
    • 源自《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
    • 《管子·心術下》進一步引申:“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
  2. 引申含義:
    • 最初描述天地包容萬物的自然屬性,後演變為對帝王仁德的稱頌,如明代張居正贊皇帝“聖德寬宏,天覆地載”。

三、應用示例

  1. 文學引用:
    • 姚雪垠《李自成》中:“将軍須立大功,方能報陛下天覆地載之恩。”
  2. 語法功能:
    • 聯合式結構,多作謂語或定語,如“天覆地載的恩德”。

四、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禮記》《管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拜歲敗興而歸采庸朝慶彫顇疊字締架鼎玉芳醪阜鄉乖缪貴地滾溜寒窭閧端紅牙荒廢宦騎将門燋淪戒勖節用擊鼓急腳激曆鯨海經意鏡燭咎陶絶薪止火軍管會軍容可見度愦亂闚望量币涼菜兩尺半啰說白道落着魔掌模鑄腦子生鏽千金敝帚淺阙潛移默運青鐘全精甚嚣石扉受雇鼠須筆四田亭隧頭鵝燕兔影妄口拔舌卧兔蕪荑小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