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然之府藏。指鹽。《魏書·食貨志》:“鹽池天藏,資育羣生。”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天藏》:“ 北魏 元雍 奏雲:‘鹽池,天藏也。’ 宋 人四六‘私鹽私茶’以‘天藏月團’為對,本此。”
(2).謂皇家之府藏。《南齊書·張敬兒傳》:“謂其大收宮女,劫奪天藏。”
(3).佛教菩薩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近佛畫中有天藏菩薩、地藏菩薩。”
(4).指人的軀體。 宋 範成大 《問天醫賦》:“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天藏”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天然之府藏
指自然界的珍貴資源,特指鹽。《魏書·食貨志》記載:“鹽池天藏,資育羣生”,明代楊慎也提及“鹽池”被比作天藏。這反映了古代對鹽作為重要戰略資源的認知。
皇家府藏
代指皇家的財寶庫藏,如《南齊書·張敬兒傳》中“劫奪天藏”即指侵奪皇家財富。
佛教菩薩名
唐代文獻《酉陽雜俎》記載有“天藏菩薩”,與地藏菩薩并列,屬于佛教體系中的護法菩薩。
指人體
部分典籍将人的軀體隱喻為“天藏”,可能與道教或佛教中“人身即小宇宙”的哲學觀相關。
在動漫《火影忍者》中,“天藏”是木葉村忍者的名字(原名大和),因成功移植初代火影細胞而掌握木遁秘術。此為現代文藝創作中的專有名詞,與傳統詞義無直接關聯。
提示: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佛教經典及現代文化語境。若需查詢具體古籍原文或動漫角色詳情,可查閱《魏書》《酉陽雜俎》等文獻,或參考《火影忍者》相關作品。
天藏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天空無邊的廣袤之美。它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天字的上部分是一橫帶兩點,象征天空;而藏字的上部分是一個疊放的立方體,代表收藏、保護。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象地表達了天空廣袤無垠的特征。
天藏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它最早是出現在佛教經典中,用來描述大地中蘊藏着豐富的寶藏。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為形容天空寬廣遼闊的意義。在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西遊記》等,都可以看到對天藏這個詞的使用。
天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筆畫的書寫順序和形狀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天字的上部分首先寫一橫,然後加上兩個點。而在簡體字中,天字的上部分是先寫兩個點,再寫一橫。而藏字的寫法差異較小。
古時候,天藏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最早的天字是由方塊、弓和橫組成;而藏字是由虍和戈組成,意為虐殺。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化,才形成了現代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天藏的例句:
與天藏相關的組詞有:天地、藏心、天空、藏書。
天藏的近義詞有:遼闊、廣袤、無垠。
而天藏的反義詞則是狹小、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