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迅疾。 唐 李白 《大獵賦》:“鷹犬之所騰捷,飛走之所蹉蹶。”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夫我之邊且延袤以千裡計,即使勝兵滿千,而彼飄忽騰捷,立以十倍來,不可支矣。”
“騰捷”屬于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單字本義推演。“騰”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傳也”,本指驿馬疾馳,引申為升躍、奔馳等動态,如《漢語大詞典》記載其“跳躍;奔馳”義項(商務印書館,2022版)。而“捷”在《爾雅·釋诂》中訓作“勝也”,原指戰事獲勝後獲取的左耳戰利品,後衍生出迅疾、利落之意,《故訓彙纂》引《玉篇》注“捷,疾也”(中華書局,2003版)。
二字合璧構成“騰捷”,在曆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兩種意象:其一是軍事領域特指戰馬迅疾,《武經總要》載“選騰捷之士,配良駒以制敵”;其二是文論中喻指才思敏捷,明代《文章辨體序說》有“文氣騰捷若蛟龍之乘風雲”的修辭範例。該詞雖未被現代通用詞典收錄,但在《中國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及《曆代文論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等專業辭書中可見相關釋義。
“騰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騰捷”指行動迅疾,強調動作的敏捷與快速。該詞由“騰”(跳躍、奔馳)和“捷”(迅速、敏捷)組合而成,整體突出動态的迅速性。
部分資料(如)提到“騰捷”可特指飛行迅捷,但多數語境下泛指行動迅速。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大獵賦》或《南省試策四》原文。
案鞫邦事虣阚表顯别恨别墅冰紋冊印伥鬼長基車身出息待業保險彈片刀榼颠連濎濴诋嚴遁藏敦處耳熟甘節高辭革當瓜子不大是人心花蕾黃庭教降壓監奴機辨旌德酒豔俊廚顧及峻節空爵雷船疬瘍風籬垣論诘芒鞋竹笠腼腆颀甫骐騄氣俗取譬紗廚十言世要説本說诨經天牢屠陷灣澴文燕武沖象表向服小不平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