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搯擢的意思、搯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搯擢的解釋

掏出。 唐 韓愈 《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搯擢胃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搯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āo zhuó,其基本含義為“掏出”,但在文學語境中具有更深刻的比喻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字面指物理上的“掏出”動作,如掏取物品。
    • 例如唐代韓愈在《貞曜先生墓志銘》中寫道:“鈎章棘句,搯擢胃腎”,此處用“搯擢”形容詩人創作時深入挖掘内心感受,甚至達到“掏心掏肺”的刻苦狀态。
  2. 文學比喻

    • 該詞常被用于比喻極盡心力、反複雕琢 的創作過程,強調對文字或情感的深刻提煉。
    • 如韓愈用“搯擢胃腎”描述詩人孟郊(貞曜先生)寫詩時近乎自虐的投入,展現其詩句艱澀卻富有沖擊力的特點。
  3. 相關辨析

    • 需注意與“洊擢”(jiàn zhuó) 和“襃擢”(bāo zhuó) 區分:前者意為“薦舉提拔”,後者指“選拔人才”,均與“搯擢”含義無關。

“搯擢”既可表具體動作,更常用于文學批評中,形容創作時的極緻投入與深刻表達。其用例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罕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搯擢

搯擢(tāo zhuó)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創造、提拔,也可以指促進、發掘等意思。這個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扌”、“止”、“十”和“敕”,部首分别是手、足、十和言,總共共17個筆畫。

搯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主要用于形容将某人提拔以充任重要職務,也可以用于形容挖掘某人的潛力。在中國古代,選拔人才是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常常與政府、官員以及具有權力的人相關聯。

在繁體字中,搯擢的寫法為「擢擢」。這種寫法與簡體字稍有不同,但指代的意義是相同的。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常常與現在有所不同。對于搯擢這個詞來說,古代的寫法是「搯拔」或「搯拔」。雖然字形有所變化,但詞義并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搯擢的例句:

與搯擢相關的組詞有:提拔、選用、挖掘。這些詞都可以代表給予機會,提升某人的能力或地位。

與搯擢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提升、晉升、提拔。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描述人們在工作、學習或社會活動中獲得更高職位或地位的過程。

與搯擢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貶低、降職、革職。這些詞語表示剝奪某人的權力或地位,通常是因為表現不佳或違反規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