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李豔的意思、桃夭李豔的詳細解釋
桃夭李豔的解釋
桃李盛開。泛指春日美景。 唐 羅邺 《東歸》詩:“桃夭李艷清明近,惆悵當年意盡違。”
詞語分解
- 桃夭的解釋 《詩·周南》有《桃夭》篇,贊美男女婚姻以時,室家之好。後因以指婚嫁。 漢 阮瑀 《止欲賦》:“思桃夭之所宜,願無衣之同裳。” 唐 白居易 《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納币而乙悔丁訴之乙雲未立婚書判》:“請從
- 豔的解釋 豔 (艷) à 色彩鮮明:豔麗。豔冶。鮮豔。嬌豔。百花争豔。 羨慕:豔羨。 舊時指關于愛情方面的: * 。豔詩。 * 。 美麗,亦指美女:“吳娃與越豔,窈窕誇鉛紅。” 素 筆畫數:; 部首:色;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桃夭李豔”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讀音:táo yāo lǐ yàn
- 字面解析:
- 桃夭:指桃花盛開。“夭”意為草木茂盛、豔麗()。
- 李豔:指李花綻放,色彩鮮豔。
- 整體含義:形容桃樹和李樹同時盛開,代指春日繁花似錦的美景()。
出處與用法
- 典籍來源:
出自唐代詩人羅邺的《東歸》詩:“桃夭李豔清明近,惆悵當年意盡違。”。
- 語法功能:
通常作定語,用于描寫自然景物,如“桃夭李豔的時節”“桃夭李豔的園林”()。
延伸信息
- 文化意象:
桃和李在古代文學中常象征生機與美好,如《詩經》中的“桃之夭夭”也以桃花比喻女子的青春()。
- 近義關聯:
與“桃紅柳綠”“姹紫嫣紅”等成語類似,均用于描繪春季景色。
參考來源
- 更多信息可查閱《東歸》詩原文(唐·羅邺)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HttpCN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桃夭李豔》的意思
《桃夭李豔》是用于形容女子美麗多姿的成語。它描述了女性如同桃子和李子一般嬌豔美麗,容貌清新動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桃夭李豔》這個詞由四個字組成,可以分解為:
- 桃(木垂)- 部首為木,共8畫
- 夭(大果)- 部首為大,共4畫
- 李(木裡)- 部首為木,共7畫
- 豔(色美)- 部首為色,共9畫
來源和繁體
《桃夭李豔》這個詞源自唐代著名文學作品《長恨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這句詩中描述了桃花的美麗動人,被後人引申為形容女子美麗。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桃夭李豔》這個詞可能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不同的寫法,但總體來說,其意思和描述都保持一緻。
例句
1. 她的面容姣好嬌豔,真是一位桃夭李豔的佳麗。
2. 她穿上那件豔麗的紅裙,宛如一朵桃夭李豔的花兒。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桃李滿天下、楊柳依依。
近義詞:花枝招展、明豔動人。
反義詞:黯然失色、普普通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