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丘的意思、陶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丘的解釋

(1).兩重的山丘。《爾雅·釋丘》:“丘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 邢昺 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者,名陶丘。” 郝懿行 義疏:“陶從匋,匋是瓦器,丘形重累似之。”

(2).古地名。在今 山東 定陶 西北。《書·禹貢》:“導 沇水 ,東流為 濟 ,入于 河 ,溢為 滎 ,東出于 陶丘 北。” 孔穎達 疏引 郭璞 曰:“今 濟陰 定陶城 中有 陶丘 。”《後漢書·明帝紀》:“ 陶丘 之北,漸就壤墳,故薦嘉玉絜牲,以禮 河 神。” 李賢 注引 孫炎 曰:“形如累兩盂也。”

(3).複姓。 春秋 齊 有大夫 陶丘德 ; 漢 有侍禦 陶丘仁 。見《通志·氏族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丘”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地理、曆史、姓氏三個維度展開解釋,結合權威資料整理如下:

一、地理含義

  1. 地形特征
    指“兩重山丘”,即由兩個土丘重疊形成的地貌。《爾雅·釋丘》記載:“丘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古人認為其形狀類似疊加的陶器(瓦罐),故得名。

  2. 古地名
    位于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西北部,是上古至漢代的重要城邦。據《史記》《漢書》記載,此地因堯帝(陶唐氏)曾居住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範蠡曾在此經商,稱“天下之中”,定陶之名亦源于此。

二、曆史地位

三、姓氏淵源

陶丘為複姓,起源于古地名。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陶丘德、漢代侍禦陶丘仁均為該姓氏代表。

四、現代關聯

今日定陶區仍保留陶丘遺址,被民政部列為“千年古縣”。考古發現證實其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曆史文化底蘊深厚。

陶丘既指特殊地貌,又是古代重要城邦和姓氏來源,體現了自然、人文與曆史的交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丘的意思

陶丘(táo qi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陶器的堆積之處或制陶業的發源地。陶丘也可以指某個地方的地名,代表當地的制陶業。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丘的部首是阝(阜)字旁,部首位置在左邊。根據部首和構造,可以發現陶丘的拆分是“阝土⼗丨一”。

陶丘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陶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陶意指陶器、陶土,丘意指土坡、堆積之地。将兩個字合并為陶丘,形象地代表了陶器堆積之處。

在繁體字中,陶丘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陶丘在古時的寫法為“陶丘”或“陶坵”,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

1. 這個村莊以陶丘而聞名,制陶業發展十分興旺。

2. 他在陶丘上建了一座陶器博物館,展示了各式各樣的陶器藝術。

組詞

1. 陶瓷:指用陶土燒制而成的器物。

2. 陶藝:制作和裝飾陶器的技藝。

近義詞

器丘、陶坭、陶山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