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瓣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恰便似桃片逐雪濤,柳絮兒隨風飄。”
“桃片”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文學意象(桃花瓣的比喻)
基本含義
指桃花的花瓣,常用來比喻女子美麗的容顔或代指美女。例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桃片逐雪濤”即用花瓣形容飄零之美。
延伸用法
在詩詞中常與“柳絮”等意象并列,表現春景或女子柔美氣質,如“桃片隨風,柳絮飄雪”。
二、地方特産(合川桃片)
食品特征
重慶合川傳統名産,以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為原料,口感綿軟香甜,薄如紙片,曾獲1917年巴拿馬博覽會金獎。
曆史與文化
起源于清代,距今150餘年,制作工藝獨特,曾是地方經濟的重要代表。
提示:若涉及具體語境(如文學賞析或食品介紹),可結合背景進一步分析。
《桃片》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以下含義:
1. 指桃木制作的用于整蠱或懲罰的小器具。
2. 舊指宮廷中的宦官。
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片,總共有8畫。
《桃片》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它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例如《書·堯典》:“桃五百片,結以為緘。” 意為用500片桃木制作的封袋。
在繁體中文中,桃片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桃片”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桃的古代寫法是“芆芃”,表示桃花;片的古代寫法是“版”,表示形狀小而薄的東西。因此,《桃片》在古代寫法中是“芆芃版”。
例句:
1. 他用桃片做了個玩笑道具。
2. 宮廷裡的桃片一般都很精細制作。
組詞:桃林、桃花、木片、木匠。
近義詞:桃木片、桃子。
反義詞:木桶、木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