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醄醄的意思、醄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醄醄的解釋

(1).醉貌。 宋 周邦彥 《齊天樂·端午》詞:“荷香暗度。漸引入醄醄,醉鄉深處。” 明 《殺狗記·雪中救兄》:“冒雪衝風,回去吃得醉醄醄。”

(2).歡樂貌。 元 沉和 《賞花時·潇湘八景》套曲:“旋篘新酒釣鮮魚,終日醄醄樂有餘。”《南宮詞紀·梧桐樹·賞春》:“逢佳節,樂醄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醄醄"是漢語中一個疊字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飲酒後的狀态。《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醉貌",特指飲酒至微醺或酣醉時的情狀。該詞通過字形"酉"部揭示了與酒文化的關聯,屬于古代文人詩詞中常見的飲酒狀态描寫詞彙。

在具體語境中,"醄醄"既可表達適意微醺的愉悅狀态,如明代張四維《雙烈記》中"須酩酊,樂醄醄",也可指過度沉醉,如《敦煌變文集·茶酒論》記載"醄醄酒酒,能合歡宴"。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八大王》中"于今塞輿斤斤,反為桎梏"的注文,則用此詞形容醉酒後的肢體不協調狀态。

詞義演變方面,《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顯示,在部分方言區仍保留着"醄醄"的引申用法,可泛指事物呈現的朦胧美感。近義詞包括"醺醺""酣然",反義詞則為"清醒""澄明"。該詞的疊字結構增強了狀态描寫的生動性,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的場景刻畫。

網絡擴展解釋

“醄醄”是一個疊詞形式的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兩種狀态:

  1. 醉醺醺的樣子
    例如《漢語字典》提到“醄醄沉醉”,形容人醉酒後的狀态。在古詩文中也常與“酕醄”搭配使用,表示大醉,如晁補之《即事》中“有時醉酕醄,大笑翻盞斝”。

  2. 歡樂、愉悅的樣子
    例如“逢佳節,樂醄醄”一句,描繪節日裡人們的歡快心情。查字典的釋義也明确提到“歡樂貌”。


擴展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捱磨暗氣暗惱安土黯雲拔火罐子滮池水蠶絲側望沉吟未決齒若編貝沖孺傳問大疫點草架疊宕疊縠東施效颦娥姜水發屋豐積福氣寡薄故事片函柬鶴項牌環集芔然腳注截流禁額京牧集體舞居冠儈驵爛賞珑玲露會慮恐迷颩沒騰民秀鬧玩笑弄舌欽此青皐晴光七葉樹榷官散賤上樓去梯飾邊誰家恸泣頹墜托膽脫稍完羝香蛤懈怠邪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