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和的意思、陶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和的解釋

陶冶調治。 晉 袁宏 《後漢紀·章帝紀上》:“古之哲王,知治化本於天理,陶和在於物類,故導之德禮,威以刑戮,使賞必當功,罰必有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陶和”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陶和”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陶”與“和”組成。根據古籍記載,其核心含義為陶冶調和,指通過教化或治理手段達到協調、平衡的狀态。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來源
    最早見于晉代袁宏《後漢紀·章帝紀上》:“古之哲王,知治化本於天理,陶和在於物類。”意為古代明君通過道德禮法治理社會,以刑賞協調萬物。

  2. 單字解析

    • 陶:既有“陶器”的實物含義(),也引申為“陶冶、教化”,如“熏陶”;
    • 和:本義為和諧、調和,在詞中表示治理或協調。

三、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和諧相處”,可能是對古籍含義的引申解讀。不過該用法缺乏古籍依據,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應用場景

  1. 傳統用法:多用于描述治國理政或教化過程,如“陶和在於物類”;
  2. 現代擴展:可比喻團隊協作或人際關系的融洽狀态,但需注意語義演化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和的意思

陶和(táo hé)是一個表示和諧、融洽的詞語。它形容事物之間的調和、和睦與協作,或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共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和的部首是阝(阜),由部首和右側的賀(貝)組成。陶和的總筆畫數為20筆。

來源

《陶和》一詞最初出自《禮記·曲禮上》的記載,原意為"昭陶,懽(和諧)也",指的是君子的品質和行為應該向着和諧的方向發展。

繁體

《陶和》在繁體字中寫作"陶和",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法中,對《陶和》的書寫沒有明顯的變化。不過,古代漢字的形态有所不同,字形可能會稍有差異。

例句

1. 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陶和,彼此互相支持。
2. 這個社區的居民一直以和睦相處著稱,他們之間如同大家庭一樣陶和。

組詞

陶瓷、和諧、和睦、和緩

近義詞

和諧、和睦、和平、協調

反義詞

沖突、不和、不協調、緊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