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鼗牢的意思、鼗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鼗牢的解釋

鼓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鼗牢”是古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需從字源及文獻用例綜合分析。《說文解字》釋“鼗”為“鞀也,從革兆聲”,本義指帶柄的小鼓,形制類似今日之撥浪鼓,常見于《周禮》記載的禮樂儀式中。而“牢”在甲骨文中象形為圈養牲畜的圍欄,《禮記》引申為祭祀時專用的犧牲,如“太牢”指牛、羊、豕三牲全備。

二字合稱“鼗牢”可見于宋代類書《太平禦覽》引《三禮圖》:“祭天地則設鼗牢之器”,特指古代祭祀時配合鼗鼓演奏使用的禮器組合,包含鼓架、祭品盛具等配套儀具。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進一步說明,該詞屬“禮樂相須”的特殊建制,專用于郊祀、宗廟等國家級祭祀活動。

現代考古發現佐證了這一釋義,如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鼗鼓組件與獸形陶尊同置于祭坑,印證了禮器與祭品容器的配套使用傳統。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古漢語大詞典》将其訓釋為“古代祭祀樂儀中鼓器與牲牢器皿的總稱”,屬禮制專業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鼗牢”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鼗牢”指一種古代鼓的名稱。其中:

    • 鼗(táo):本義為長柄的小鼓,類似撥浪鼓,常用于祭祀或樂舞中。
    • 牢(láo):原指關養牲畜的圈(如“虎牢”),後引申為堅固、牢獄等義(見)。但在此組合中,“牢”可能與鼓的形制或用途相關,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2. 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文化場景,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

二、使用建議

如需查看具體例句或拼音标注,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陂辭變省波屬雲委不得便裁整測繪吵窩子承命宸垣大難臨頭菄風斷發紋身婀娜蜚蓬俸帖焚券蕡燭佛郎機服慘福威負薪之憂顧愛鬼瘧姑娘焊镴合羣簡潔家蠅佶烈精懇謹密就撫究習救息苦力理不忘亂令正粼粼懋易沒耳性蜜父牧戶目蓮戲捧持朅伽啓土權首濡筆三鬧上捐閃神兒石鹽食重霜序榻車陶神佻達骫麗下苑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