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屠戶的蔑稱。《漢書·酷吏傳·嚴延年》:“ 河南 號曰‘屠伯’” 顔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鄧展 曰:“ 延年 殺6*人如屠兒之殺六畜。”《法華經·安樂行品》:“莫親近屠兒魁膾。”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屠兒漢語 快速查詢。
“屠兒”是一個具有貶義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原指從事屠宰行業的人(即屠夫),但帶有明顯蔑稱意味。如《漢書》注引三國鄧展之言:“延年殺人如屠兒之殺六畜”,将酷吏殺人比作屠夫屠宰牲畜。
引申含義
在文學和宗教典籍中,常被用來比喻殘忍無情者或行兇者。例如《法華經》提醒修行者“莫親近屠兒魁膾”,此處“屠兒”已超越職業範疇,暗指暴戾兇殘之人。
詞源解析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該詞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引用或特定修辭語境,需注意其強烈的貶義色彩,避免用于中性描述。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用例(如、6)及現代詞典釋義(如),若需查看完整古籍原文,可參考《漢書·酷吏傳》《法華經》等相關文獻。
《屠兒》這個詞有兩重意思。第一種意思指的是屠宰豬、牛、羊等畜禽的人。第二種意思是指兇殘殘忍的人。
《屠兒》這個詞的部首是屍,總共有5個筆畫。
《屠兒》一詞最早出現在《證道歌辭》這本唐代的韻書中。在古代社會中,屠宰肉類是一項重要的手藝,因此屠宰者也被稱為“屠兒”。
繁體字“屠兒”和簡體字“屠兒”的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寫作《屠兒》的漢字形式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隻是書寫的筆劃有所變化。
1. 他是個職業屠兒,每天都要屠宰許多動物。
2. 這個城市發生了一起屠兒行為,引起了公衆的憤慨。
屠宰、屠殺、屠夫、屠城、屠戮。
屠殺、殘殺、殺戮。
仁愛、慈悲、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