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雀妓的意思、銅雀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雀妓的解釋

(1).亦作“ 銅爵妓 ”。指 三國 魏 曹操 的歌舞妓。 北周 庾信 《拟詠懷》之二三:“徒勞 銅爵 妓,遙望西陵松。” 倪璠 注引《魏志》:“ 曹公 臨死,謂婕妤妓人曰:‘汝等時時登 銅爵臺 ,望吾西陵墓田。’” 唐 朱光弼 《銅雀妓》詩:“ 魏王 銅雀 妓,日暮管弦清。”參見“ 銅雀臺 ”。

(2).樂府平調曲名。又名“銅雀臺”。 南朝 齊 謝朓 、 唐 高適 均有《銅雀妓》詩。參見“ 銅雀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雀妓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特定典故,源自三國時期曹操所建銅雀台。該詞最早見于《樂府詩集》收錄的《銅雀妓》詩題,指銅雀台上侍奉歌舞的樂妓群體。其核心含義包含三重維度:

一、曆史典源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在邺城建造銅雀台,據《三國志·魏書》記載,臨終前遺命"諸子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并令官妓"每月朔望向帳中作伎",由此形成特定樂妓制度。這類官妓遂被稱為"銅雀妓"。

二、文學意象

六朝至唐代詩人多借此典故抒寫興亡之感,如謝朓《同謝谘議詠銅爵台》"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以妓女視角暗喻朝代更疊。李白《魯郡堯祠送窦明府》"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妓"則翻新典故表達曆史觀。

三、詞義演變

宋代《廣韻》釋"妓"為"女樂",明代《正字通》引申為"歌舞女子"。現代《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銅雀妓"為曆史專名,特指"三國魏曹操銅雀台中的樂妓"。該詞在當代多用于學術讨論,如王運熙《樂府詩述論》詳考其音樂制度源流。

權威參考資料:

  1. 中華書局《樂府詩集》
  2. 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國志集解》
  3. 國家圖書館藏《玉台新詠》明刻本
  4. 人民文學出版社《李太白全集校注》
  5.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6. 複旦大學《樂府詩學術史研究》課題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銅雀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典故和文學背景進行綜合分析:

一、基本詞義

  1. 指代人物群體
    原指三國時期曹操在銅雀台豢養的歌舞伎。銅雀台建于公元210年(邺城,今河北臨漳),曹操死後,這些伎人被幽禁于台上,每月初一、十五需向靈位獻舞,命運凄涼(見、11)。
  2. 樂府曲調名
    後演變為樂府平調曲名,又稱《銅雀台》,多用于懷古詠史題材。南朝齊謝朓、唐代王勃、高適等詩人均以此為題創作詩歌。

二、曆史背景與文學象征


三、其他解釋

少數文獻(如)提到“銅雀妓”可隱喻貪腐官員收受賄賂的行為,但此用法非主流,權威資料中未廣泛采納,需謹慎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歌原文或曆史細節,可參考(王勃詩作)或(銅雀伎背景考據)。

别人正在浏覽...

埃壒闆蕩诐行部從不應遲立弛獄出乘黜黑打掃地名學斷饨房錢發昫分列感逝山陽各行各業官僚沽美酒國信诃佛诋巫鴻羅候騎淮汭擠臧抗手考據客食可行性空夐口齒生香酷令冷嗦嗦涼夜零歇六夷律體滿座沒金飲羽目光如豆尿流屁滾逆孽嘔苻盤嵚辔衘蓬丘秦京窮斂澀勒森敞韶鈞失喜施與霜齒殊述鎖紐惟新現金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