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舟渡水。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下:“﹝處士 元藏幾 ﹞ 大業 元年,為過海使判官,遇風浪壞船,黑霧四合,同濟者皆不救,而 藏幾 獨為破木所載,殆經半月,忽達於洲島間。”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二十日曉鐘初動,即聞江口喚渡聲。餘驚起,呼 曹 同 濟 。”
“同濟”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語本義 “同濟”原指同舟渡水,出自古代漢語。如唐代《杜陽雜編》記載的“同濟者皆不救”,清代《浮生六記》中“呼曹同濟”均體現這一含義。
二、機構簡稱
同濟大學 教育部直屬雙一流高校,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其名稱源于上海話對德語"Deutsch"(德意志)的誤譯,意外形成"同舟共濟"的典故,現為全球頂尖的土木工程與建築類學府。
其他機構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含附屬同濟醫院) • 上海市同濟中學 注:武漢同濟醫院擁有“同濟”商标專用權。
三、現代寓意 結合“同”的團結之義與“濟”的互助内涵,現多引申為:群體協作精神、學術共同體理念、醫療人文關懷等象征,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衷共濟”的價值追求。
可通過查看同濟大學官網獲取最新院校信息,或參考了解醫療機構詳情。
同濟作為一個詞彙,意思是同天下人心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的意思。
同濟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是5。
同濟源自于《詩經·鄭風·風雨》:“心之憂矣,於我歸慮。同歸于好,言辭懿良。”意為共同歸于好,對于古代人們來說,同濟意味着心心相印,意志相投。
同濟的繁體字為「衕濟」。
古時候,同濟可以用「同濟」來寫,字形上更加簡練。
我們在困難時互相支持,真正體現了同濟的精神。
同濟校友、同濟合作、同濟關系
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投契
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