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附在圖上的說明書。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務三》附錄《論招商局及肇興公司事略》:“造船則先宜講究妥當繪圖貼説,應用何等機器,何等材料,載重噸數,馬力若幹,燒煤若幹,行駛遲速,吃水深淺,皆逐一标明。”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凡有新製,繪圖貼説,呈之有司,驗其有用,給以執照,旌以功牌,許其專利。”
“貼說”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附在圖上的說明書。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貼說”由“貼”和“說”組成,其中“貼”指附著、靠近,“說”即說明或解說。整體指附在圖紙或圖畫旁的文字說明,用于解釋圖中内容。
該詞常見于清代文獻,例如:
“貼說”多用于技術圖紙、工程方案或發明創造的呈報中,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清晰傳達信息,符合古代注重文書與圖像配合的實用傳統。
如今類似概念可對應“圖注”“圖解說明”等術語,但“貼說”作為特定曆史詞彙,更多保留在文獻研究或古籍解讀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盛世危言》等清代著作。
《貼說》是一個漢字詞語,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網絡上貼出一段文字或圖片進行交流,發布觀點或意見。這種方式通常出現在社交媒體、論壇、微博等網上平台上。
《貼說》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貼和說。其中,貼的部首為貝,筆畫為7;說的部首為言,筆畫為7。
《貼說》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常見,是由"貼"和"說"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在繁體字中,貼為貼,而說為說。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貼和說的形狀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整體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
1. 在這個論壇上,我經常貼說我對某個話題的看法。
2. 他喜歡在微博上貼說自己的生活點滴。
3. 老師要求學生在班級群裡貼說今天的作業情況。
組詞有:貼字、貼文、貼圖、說話、說道、說理等。
近義詞有:發言、發表、留言、評論等。
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選擇相反的動詞,如:收到、删除、隱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