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值夜報時的一種器具。也稱雲闆。《南齊書·百官志》:“ 太祖 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事物異名錄·音樂·雲闆》引 前蜀 馮鑒 《續事始》:“ 南齊 置鐵磬,即今之雲闆也。”
鐵磬是一種具有曆史和文化價值的器具,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定義
鐵磬是古代用于值夜報時的金屬器具,又稱“雲闆”。其名稱中的“鐵”指材質,“磬”原為石制打擊樂器,此處指代形制相似的金屬報時工具。
2. 曆史與功能演變
3. 材質與結構
鐵磬以鐵鑄造,質地堅硬,聲音清脆。其形制可能因時代和用途有所差異,但核心特征為金屬薄片或闆塊結構,便于懸挂敲擊。
參考資料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文化類資料,若需查看完整文獻原文或更多曆史細節,可進一步查閱《南齊書》《事物異名錄》等古籍。
鐵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用鐵制成的磬,也可以指代磬的一種。磬是一種古代的打擊樂器,用于古代宮廷音樂中的演奏。
鐵磬的部首是金(钅),它的筆畫數是14畫。
鐵磬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大字典》。
鐵磬的繁體字是鐵磬。
古時候,鐵磬的漢字寫法并無太大差别,以今天的鐵磬來看。
他用鐵磬演奏出了悠揚的音樂。
鐵磬的相關組詞有:銅磬、鐘磬。
鐵磬的近義詞有:銅磬、鐘磬。
鐵磬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