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度的意思、體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度的解釋

(1).猶體制,格局。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據體度以動靜,每清詳而無悔者,重人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請立渾天儀表》:“《尚書》‘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崔瑗 所謂‘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經志所雲,圖憲所本,故體度不渝。”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古人之文,宏材逸氣,體度風格,去今實遠;但緝綴疎樸,未為密緻耳。”《紅樓夢》第六五回:“若論溫柔和順,﹝ 尤二姐 ﹞卻較 鳳姐 還有些體度。”

(2).體格;身段。《北史·魏諸宗室傳論》:“ 秦王 體度恢偉, 陳留 膽氣絶倫,亡身強寇,志力不展,惜哉!”《平山冷燕》第二回:“﹝ 山黛 ﹞雖纔交十歲,而體度已如成人。”《天雨花》第一回:“修長體度端方态,當世英才真愛人。”

(3).猶風度。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五:“ 徐幼文 、 張來儀 如鄉士女,有質有情,而乏體度。”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緻趙秋舲書》:“足下以優閒之歲月,樂瀟灑之琴書,盪風雅之襟懷,養循良之體度。”

察考;體味揣度。《元典章·戶部十二·物價》:“由本路申戶部,并要體度是實,保結申報。” 明 徐渭 《奉師季先生書》之二:“解書,惟有虛者活者,可以吾心體度而發明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體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體制與格局

指事物的結構、體系或整體框架。例如:

2.體格與身段

描述人的身體形态或健康狀态。例如:

3.風度與儀态

指人的舉止修養或氣質。例如:


使用場景與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抱樸子》《北史》等古籍或相關詞典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體度的意思

體度是一個多義詞,可以指一個人的态度、風度、儀态以及身體狀态等。在不同的語境下,體度的含義有所不同。

體度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體度的拆分部首為身(身體)和度(程度)。

體度的總筆畫數為11畫。

體度的來源

體度一詞源于漢語,是由“體”和“度”兩個字組合而成。

“體”指身體或事物的本身,表示一種實體的存在。

“度”指衡量或測量事物的程度,也可以表示态度或表現。

體度的繁體

體度的繁體字為體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體度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構造并未改變。

體度的例句

1. 父親向我們展示了他平和的體度,盡管遇到了困難。

2. 她的體度顯得優雅大方,令人印象深刻。

3. 運動員需要保持良好的體度,才能在比賽中表現出色。

體度的組詞

1. 體态:指一個人的姿态或身體姿勢。

2. 體面:指一個人的外貌或形象,也可以指一個人或事物的體面。

體度的近義詞

1. 姿态:指一個人的姿勢或态度。

2. 風度:指一個人的舉止或風采。

體度的反義詞

1. 不體:指一個人或事物不符合常态或規範。

2. 粗魯:指一個人的舉止或言談不禮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