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誅地滅的意思、天誅地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誅地滅的解釋

[stand demmed by God;maybe excuted by heaven and destroyed by earth] 受老天的誅伐、大地的滅絕

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麼好處。——《紅樓夢》

詳細解釋

為天地所誅滅。意思是天地所不容。多用于發誓、詛咒語中。 宋 朱晖 《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水浒傳》第四五回:“如有毫釐昧心,天誅地滅。”《紅樓夢》第四七回:“我要日久變心,告訴人去的,天誅地滅!” 洪深 《趙閻王》第三幕:“别忙,總有報應的時候,雷打火燒,天誅地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誅地滅”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罪惡深重、行為極端,為天地所不容。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宋代朱晖《絕倒錄》中提及“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
  2. 文學引用:明代《水浒傳》第十五回中,六人結義時立誓:“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
  3. 現代誤讀:常與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關聯。原句中“為”(wéi)意為“修為”,指人若不修德行将遭天譴,而非“自私自利”。

三、用法與語境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體現了古代“天人感應”的哲學觀,強調道德行為需順應天道,否則将受自然法則懲罰。儒家倫理中,它警示人們遵循仁義禮智信,避免私欲膨脹。


補充說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常被曲解為“自私合理”,實為呼籲修身立德。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解。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水浒傳》《絕倒錄》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誅地滅》的意思

《天誅地滅》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罪大惡極、罪行嚴重到連上天地都會降下懲罰。它形容惡人罪惡深重,罪責難逃,必将遭到毀滅。這個成語常用于修辭、形容罪行極其嚴重,使人震驚、憤怒和不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誅地滅》的部首是“一”、“言”、“灬”,總共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天誅地滅》一詞最早見于《戰國策·趙策二》:“雖天擊之,地誅之。”繁體字的寫法是「天誅地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對于《天誅地滅》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繁體字的「滅」字曾在古代多寫成「滿」。而且,一些古代文獻中也有使用「天誅道滅」或「天誅國滅」等類似的寫法。

例句

他的所作所為罪大惡極,真是罪不容誅,為人民所深惡痛絕。要是連天地都誅滅他,也不能還他一個清白。

組詞

天誅地滅作為一個成語,平常不會出現在單獨的組詞裡。

近義詞

類似意思的近義詞有:罪不容誅、罪該萬死、罪無可恕。

反義詞

《天誅地滅》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若要表達相反的意思,可以使用比較輕的表述,例如「得罪不輕、犯事不微、罪行不小」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