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天性的心懷。《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豈非天懷發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李周翰 注:“豈非自出天性之懷,發於心中。” 清 劉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銘》:“與衆酬接,以至居官蒞民,皆出其天懷以相賦與,不知人世有機巧之事。”
“天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指出自天性的心懷,強調與生俱來的自然情感或胸襟。例如《文選·袁宏》中提到“天懷發中”,李周翰注解為“自出天性之懷,發于心中”()。
部分文獻将“天懷”比喻為“天空的懷抱”,形容人的胸懷寬廣、豁達。例如春秋時期孟嘗君因待人寬容、心胸開闊而被贊譽“天懷”()。
清代劉大櫆在《伯兄奉之墓志銘》中描述其兄長“出天懷以相賦與”,意為以自然本真的态度與人交往,不涉機巧()。
需注意“天懷”與“胸懷”的區别:前者更強調自然本性,後者側重主觀修養()。
總結來看,“天懷”兼具自然本真與寬廣胸襟的雙重意象,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詩詞古文網等來源。
天懷是一個漢字詞語,分為兩個部分,天和懷。
天的拆分部首是一,筆畫數是一。
懷的拆分部首是心,筆畫數是一十三。
天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其中有“天懷之載”一語,意思是天之懷抱、天之宏大。
在繁體字中,天懷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天懷的寫法也沒有變化。
下面是幾個關于天懷的例句:
1. 他面帶天懷,心胸寬廣,與人為善。
2. 她的眼中透露着天懷,給予他人無盡關懷和溫暖。
組詞:懷想、懷舊、懷抱、懷疑、懷才不遇
近義詞:胸懷、胸襟、心胸、懷抱
反義詞:狹隘、偏狹、心胸狹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