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hotic lesion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醫】 light; phot-; photo-
discharge in a jet; fire; insinuate; send out; shoot
【醫】 ray
damage; harm; hurt; injure; disservice; injury; knife; wound
【醫】 noci-
【經】 damages
"光射傷害"(guāng shè shānghài)是複合型專業術語,在漢英對照語境中可譯為"optical radiation injury"。該概念指由電磁波譜中可見光、紅外線或紫外線等光學輻射源引發的生物組織損傷,常見于職業安全和醫療激光領域。
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輻射安全分類标準,該損傷包含三種作用機制:
世界衛生組織《人工光學輻射職業暴露限值指南》指出,380-1400nm波段的近紅外輻射可穿透角膜直達視網膜,持續暴露超過8.6J/cm²将造成不可逆視覺損傷。防護措施建議參照ANSI Z136.1激光安全标準,采用波長適配的防護鏡片。
該術語在環境醫學領域特指太陽輻射中的UVB波段(280-315nm)引發的紅斑效應,其生物作用光譜峰值出現在297nm處。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将日間戶外作業的光輻射暴露量限定在0.1μW/cm²以下。
光射傷害(或光射損傷)是指由光輻射(包括可見光及不可見光)對人體組織造成的生理性損傷,其性質與程度取決于光的波長、強度及暴露時間等因素。以下是綜合解釋:
光射傷害源于光輻射的能量傳遞,分為自然光源(如太陽)和人造光源(如激光、紫外線燈)兩類。光輻射按波長可分為:
皮膚損傷
眼部損傷
其他影響
總結來看,光射傷害的核心機制是光能轉化為生物組織損傷,需根據光源類型采取針對性防護措施。如需更詳細案例或數據,可參考、4、5的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