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測定英文解釋翻譯、光量測定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ctinometry
分詞翻譯:
光的英語翻譯: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醫】 light; phot-; photo-
量的英語翻譯:
capacity; estimate; measure; mete; quantity; quantum
【醫】 amount; dose; dosis; measure; quanta; quantity; quantum
【經】 volume
測定的英語翻譯:
determine; mensuration; set out
【化】 assaying; determination; estimation
【醫】 assay; determination
【經】 gauge
專業解析
光量測定(Photometry)是從漢英詞典角度可解釋為測量可見光輻射量的科學技術。其核心在于依據人眼對光線的視覺響應特性,對光輻射進行量化評估,區别于測量所有波長輻射能量的輻射度測定(Radiometry)。
-
定義與核心原理
- 光量測定特指對可見光波段(通常指波長約380納米至780納米)輻射能量的測量。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定義,其測量結果需加權人眼的标準光度觀察者光譜靈敏度函數(V(λ)函數),該函數描述了人眼在不同波長光下的相對敏感度峰值在555納米(黃綠光)。這意味着光量測定測量的不是純粹的物理能量,而是人眼感知到的“光亮”程度。
-
技術方法
- 目視光量測定 (Visual Photometry): 早期方法,依賴訓練有素的觀察者通過視覺比較标準光源和待測光源的亮度。主觀性強,現已較少用于精确測量。
- 物理光量測定 (Physical Photometry): 現代主流方法,使用光度計進行。光度計的核心是光電探測器(如矽光電二極管)配合模拟人眼V(λ)函數響應的濾光片(光度學濾光片)。探測器将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經電路處理并依據V(λ)校正後,直接給出與光度量(如光通量、照度)成比例的結果。
-
主要應用領域
- 照明工程: 測量光源的光通量(總發光能力,單位:流明 lm)、發光強度(特定方向的光通量密度,單位:坎德拉 cd)、照度(被照面接收的光通量密度,單位:勒克斯 lx)和亮度(光源或反射面單位面積的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每平方米 cd/m²) 。
- 顯示技術: 評估顯示屏、投影儀等的亮度、均勻性、對比度。
- 攝影與成像: 測光表測量環境光照度或光源亮度,指導相機曝光參數設置。
- 材料科學: 測量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學特性。
- 環境監測: 測量道路、公共場所的照明水平是否符合标準。
-
關鍵單位體系
光量測定使用一套基于人眼視覺特性的國際單位制(SI)單位:
- 光通量 (Luminous Flux): 流明 (lm) - 光源發出的、被人眼感知的總光功率。
- 發光強度 (Luminous Intensity): 坎德拉 (cd) - 光源在特定方向單位立體角内發出的光通量。坎德拉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 照度 (Illuminance): 勒克斯 (lx) - 單位面積接收到的光通量 (1 lx = 1 lm/m²)。
- 亮度 (Luminance): 坎德拉每平方米 (cd/m² 或 nit) - 光源或反射面在觀察方向單位投影面積上的發光強度。
來源參考:
- 國際照明委員會 (CIE): 定義了光度測定的基礎标準,特别是V(λ)函數和光度單位體系。 (參考:CIE官方網站出版物,如CIE S 017/E:2020 ILV)
-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提供光度測定的原理、标準和測量技術的權威信息。 (參考:NIST官網 Photometry 相關頁面)
- 光學工程經典教材 (如《輻射度與光度測量》): 系統闡述光量測定的理論、儀器和應用。 (參考:如Palmer, J. M., & Grant, B. G. (2010). The Art of Radiometry. SPIE Press 等專業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
光量測定是測量光能總量的過程,其核心涉及光通量與時間的綜合計算。以下是詳細解釋:
1.光量的定義
光量(Quantity of Light)指光通量(單位時間内的光能)與時間的乘積,公式為:
$$
Q_v = Phi_v cdot t
$$
其中,$Q_v$為光量(單位:流明·秒或流明·小時),$Phi_v$為光通量(流明),$t$為時間。
2.測定的基本原理
- 平方反比定理:光源在接收面的照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即 $E = frac{I}{d}$($E$為照度,$I$為光強,$d$為距離)。此定理用于計算不同距離下的照度。
- 餘弦定理:入射角影響實際投影面積,需通過餘弦校正計算真實值,避免誤差。公式為 $E_theta = E_0 cdot costheta$($theta$為入射角)。
3.測量方法與技術
- 探頭與校正:需使用透鏡和反射闆控制視場,并進行餘弦校正,尤其針對發散光源(如微光源)。
- 光譜響應匹配:通過濾光片或波長掃描,使探頭響應接近人眼的CIE标準光譜曲線。
4.應用場景
- 脈沖/閃光光源:測量總光能(如流明·秒)。
- 環境照明評估:如室内照度檢測,需考慮入射角影響。
5.單位與标準
- 國際單位:流明·秒(lm·s)或勒克斯·秒(lx·s)。
- 英制單位:英尺燭光·小時(footcandle·h),1 footcandle ≈ 10.76 lx。
如需更完整的測量流程或儀器選擇,可參考光度學基礎文獻或标準手冊(來源:、2、6)。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