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ublic servicer
communal; for public use; public
【計】 sharing
【計】 service facility; service program; service routine; servicer
公用服務程式(Public Utility Program)是計算機系統中為多用戶或多任務提供基礎性功能支持的标準化軟件模塊。根據《現代信息技術術語大辭典》定義,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資源共享機制優化系統效率,例如打印管理、網絡連接維護、磁盤清理等标準化服務模塊。
在技術實現層面,這類程式通常具備三項特征: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特别指出,現代公用服務程式已延伸至雲計算領域,例如AWS Lambda的無服務器計算架構本質上屬于新型公用服務範式。牛津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顯示,典型操作系統約包含38-45個核心公用服務程式,承擔着系統40%以上的基礎運維功能。
行業實踐中,這類程式的技術規範主要參照IEEE 1003.1操作系統接口标準和ISO/IEC 2382信息處理标準。微軟技術文檔顯示,Windows服務控制管理器(SCM)就是典型實現案例,其服務類型标識符"0x30"專門用于标記系統級公用服務。
“公用服務程式”是計算機領域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詞彙構成解析
整體定義
綜合來看,“公用服務程式”指在計算機系統中,為多個用戶或應用程式提供公共服務的程式。例如:
該術語的英文對應為“public servicer” 或“public service program”。其核心特點是資源開放性與功能共享性,需通過權限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