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racing test
dog; follow the tracks of; follow up the scent; run after; scout; slot; tail
tail after
【計】 step into; tracing; track; tracking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計】 breadboarding
【醫】 probation; test; tria
【經】 test; trial
跟蹤試驗(Follow-up Trial)是漢英詞典中對應"跟蹤測試"或"追蹤研究"的專業術語,指在特定時間段内持續觀察研究對象的技術方法。該概念在醫學研究、産品開發和環境監測領域廣泛應用,《牛津臨床研究術語手冊》将其定義為"系統性數據采集過程,旨在評估幹預措施的長期效果與安全性"。
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4155:2020對臨床試驗的要求,跟蹤試驗需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基線數據建立、定期監測周期和終點事件記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藥物評估中心的指導文件顯示,新型藥物上市後跟蹤試驗平均持續4-7年,用于檢測罕見不良反應。
在工程技術領域,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E2817标準規定,材料耐久性跟蹤試驗需包含環境模拟、應力加載和性能衰減率計算三個步驟。英國醫學雜志(BMJ)2023年發表的Meta分析表明,采用電子健康記錄系統可使多中心跟蹤試驗的數據完整度提升37%。
環境科學中的跟蹤試驗方法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指南》中被規範為:需包含對照組設置、多變量分析和生态影響系數計算,監測周期建議不少于3個生物生長周期。世界衛生組織(WHO)疫苗安全監測手冊特别強調,免疫接種後跟蹤試驗必須建立因果關系評估矩陣。
“跟蹤試驗”是一個跨領域的概念,具體含義需結合應用場景分析。以下是不同領域的解釋:
主要應用于目标運動軌迹模拟與監測,常見于雷達、電子技術等領域。
核心要素:
用于評估前庭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特點:
所有跟蹤試驗均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跟蹤”本身指“緊隨目标進行監視或追趕”(如文獻中的偵查場景描述),試驗則是對此行為的系統性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