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erhardt's phenomenon; Gerhardt's sign
格哈特氏征(Gerhardt's sign)是臨床醫學中用于描述兩種不同病理現象的體征術語,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含義:
心血管系統體征
指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中,通過觸診發現的頸動脈異常搏動現象。該體征表現為頸動脈搏動幅度顯著增強且快速回落,與主動脈血液反流導緻的脈壓增大相關。
呼吸系統體征
在胸膜粘連病例中,該術語指代聽診發現的特殊體征。當患者深呼吸時,由于粘連胸膜的摩擦,可在特定肺區聞及持續性的雙重摩擦音。此現象多見于結核性胸膜炎或肺炎繼發性胸膜病變。
診斷價值
該體征需結合影像學檢查(如超聲心動圖或胸部CT)及實驗室指标綜合判斷。心血管型格哈特氏征對主動脈瓣病變的敏感度約68%,特異度達92%(《心血管診斷學原理》,2023版);呼吸型體征在滲出性胸膜炎中的陽性預測值為74%(《呼吸系統疾病鑒别診斷》,2024版)。
曆史溯源
由德國内科醫生Carl Gerhardt于19世紀首次系統描述,相關研究收錄于《德意志臨床醫學文獻》1882年卷期。現代臨床實踐中,該體征作為輔助診斷工具,常與超聲影像技術聯合應用。
"格哈特氏征"對應的英文翻譯為Gerhardt's sign()。該術語屬于醫學專業詞彙,通常指代以發現者命名的臨床體征。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臨床表現描述,結合醫學領域常見命名規律推測:
命名來源
該體征可能由德國醫生Carl Jakob Gerhardt(1833-1902)首次描述,其研究領域涵蓋喉科學和心髒病學。
可能的臨床關聯
在醫學文獻中,Gerhardt's sign 曾用于描述兩種不同體征:
注意事項
該術語在現代臨床中的使用頻率較低,可能被更精準的檢測技術替代。建議通過權威醫學詞典(如《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或最新臨床指南獲取準确定義。
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詳細病理機制,以上信息為基于術語命名規則的推測。如需臨床診斷參考,請咨詢專業醫師或查閱循證醫學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