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high-temperature service
高溫下作業使用(gāowēn xià zuòyè shǐyòng)是漢英詞典中常見的專業術語組合,指在極端熱環境(通常指35℃以上)中進行的生産活動或勞動操作。該表述包含兩層核心語義:
高溫環境界定 根據中國《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高溫作業指工作場所溫度≥35℃且濕度≥80%的露天作業,或無法有效降溫的室内作業環境。對應英文可譯為"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s"或"working under extreme heat conditions"(來源: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9號)。
作業類型細分
安全标準要求 國際勞工組織《職業安全衛生公約》(C155)規定,雇主必須提供每小時至少15分鐘的帶薪避暑休息,并配備防暑降溫設備。美國OSHA标準1910.132條款明确高溫作業需配備隔熱防護服(來源:ILO Convention C155;OSHA 29 CFR 1910.132)。
設備與防護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相變冷卻背心(PCM cooling vest)、熱輻射屏蔽裝置(thermal radiation shield)、智能體溫監測手環(intelligent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bracelet)等工業防護裝備,這些設備名稱在《牛津工程漢英雙解詞典》中均有對應詞條收錄。
“高溫下作業使用”通常指在高溫環境中進行工作或生産活動時所需的設備、防護措施及相關操作規範。以下從定義、設備類型、防護要點三方面綜合解釋:
1. 高溫作業的定義 高溫作業指在氣溫≥35℃、存在強烈熱輻射或高濕度(相對濕度≥80%)的異常環境中進行的勞動。常見于冶金、鑄造、陶瓷、玻璃制造等行業,以及夏季戶外施工、農業機械操作(如汽油除草機維護)等場景。
2. 主要設備類型
3. 使用注意事項
建議結合具體行業參考《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可通過查看完整設備清單,獲取防護裝備标準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