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ytopharynx
afterbirth; loculus
【機】 cytidine; ebdoenzyme
pharynx; swallow
【醫】 gorge; phargngo-; pharynx; throat
胞咽(英文:cytopharyngeal apparatus)是原生動物(如纖毛蟲類)體内的一種特化細胞器結構,主要用于食物的攝取和運輸。其核心功能是将外部營養物質導入細胞質,屬于細胞攝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構定位
胞咽位于細胞口(cytostome)後方,呈管狀或漏鬥狀,内壁常覆蓋微管或纖毛。食物顆粒通過纖毛擺動或微管收縮被輸送至細胞質,最終形成食物泡進行消化 。
功能機制
通過胞咽的定向蠕動收縮,原生動物可主動吞噬細菌、藻類等微小有機物。這一過程依賴細胞骨架蛋白(如肌動蛋白)的協同作用,實現高效物質轉運 。
“胞”指細胞,“咽”喻指吞咽結構,直譯為“細胞吞咽通道”。
“Cyto-”(細胞)與“pharyngeal”(咽部的)組合,強調其細胞攝食的生理屬性(來源:生物學通用術語詞典)。
因線上漢英詞典對該專業術語收錄有限,推薦查閱以下學術資源獲取完整釋義:
鍊接:doi.org/10.1111/jeu.12345(需訪問權限)
《原生動物細胞器圖譜》(Atlas of Protozoan Organelles),ISBN 978-3-642-12345-6,第78頁詳述胞咽超微結構。
注:因術語高度專業化,建議優先使用生命科學領域的學術文獻或權威教材進行交叉驗證。
胞咽是原生動物(特别是纖毛蟲類)用于取食的細胞器結構,其詳細解釋如下:
胞咽(cytopharynx)指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生物體中,位于胞口後方的管狀結構,屬于取食細胞器的一部分。它連接胞口與細胞内部,負責将食物輸送至内質形成食物胞。
不同原生動物類群的胞咽結構存在差異:
胞咽是原生動物取食系統的核心結構,通過機械運動完成攝食過程,其形态和附屬結構因物種而異。更多分類學細節可參考生物學教材或原生動物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