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inimal-latency coding
high speed
【機】 top speed
【經】 access
coding
【計】 coding; encipher; encode; encoding
【化】 code; encode
【經】 encode
高速存取編碼(High-Speed Access Coding)是一種在計算機工程和電子技術領域中,用于實現數據快速讀寫操作的關鍵技術。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中文釋義
“高速存取編碼”指通過特定編碼規則優化數據存儲與讀取速度的技術,核心目标是減少存儲器訪問延遲。例如,動态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中的地址編碼機制通過行列地址複用技術,将物理地址映射為更高效的邏輯地址序列,從而提升數據吞吐量(參考:《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英文對照
定義:以遠高于常規存儲器的速率完成數據讀寫操作,通常需滿足納秒級響應時間(參考:IEEE Std 100《IEEE權威術語詞典》)。
定義:将原始數據轉換為特定格式的過程,以適配高速傳輸協議(如DDR SDRAM中的8b/10b編碼)。
時序優化機制
通過預取緩沖(Prefetch Buffer) 和流水線架構,在單個時鐘周期内并行處理多組數據。例如DDR5内存采用16n預取結構,将内部存儲陣列的訪問速率提升至外部總線的4倍(參考:JEDEC DDR5标準文檔 JESD79-5A)。
錯誤校驗技術
集成循環冗餘校驗(CRC) 與糾錯碼(ECC),在高速傳輸中實時檢測并修複數據錯誤。以LPDDR5為例,其内建On-Die ECC可降低軟錯誤率至10^{-18} FIT/Mb(參考:Micron《LPDDR5白皮書》)。
内存子系統
在GDDR6X顯存中采用PAM4(四電平脈沖幅度調制)編碼,通過單周期傳輸2比特數據,實現19-21 Gbps/pin的速率(參考:NVIDIA Ampere架構技術白皮書)。
存儲控制器
NVMe協議中的低密度奇偶校驗(LDPC)編碼,配合PCIe 4.0 x4通道,使SSD順序讀寫速度突破7 GB/s(參考:NVM Express Revision 1.4規範)。
參考來源:
“高速存取編碼”是一個複合詞,需要從“高速存取”和“編碼”兩個角度綜合解釋:
編碼是将信息轉換為特定規則下的代碼形式的過程。例如:
“高速存取”指快速讀取和寫入數據,常見于計算機硬件(如内存、固态硬盤)或數據庫設計領域。關鍵特征包括:
指通過優化編碼方式提升數據訪問速度的技術,具體表現為:
需要說明的是,這屬于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專業術語,具體實現方式需結合硬件特性與業務需求。若需實際應用案例,可進一步說明應用領域以便提供針對性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