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ign letter paper
flimsy; slight; tenuity; thin
【醫】 lepto-; tenuity; thinness
letter paper; notepaper; stationery; writing paper
薄信紙在漢英詞典中主要指輕質、低克重的書寫用紙,其核心特征體現在物理屬性與使用場景兩方面。從漢英對譯角度分析,"薄信紙"對應的英文翻譯為"thin letter paper"或"lightweight stationery",常見于《牛津漢英雙解詞典》紙質用品分類[來源1]。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該術語特指每平方米克重在40-70g之間的單層紙張[來源2],這種定量标準使其區别于普通打印紙(80-100g)和明信片用紙(200-250g)。
在功能應用層面,商務印書館《漢英分類詞典》指出薄信紙適用于國際航空信件、批量商業信函等需要控制重量的場景[來源3]。其物理特性包括半透明質地、易吸墨性及可折疊性,這些特征在《漢英大詞典》造紙工藝章節有詳細技術參數說明[來源4]。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特别标注該紙張類型應搭配信封襯紙使用,以防墨水滲透[來源5]。
語言學角度,《漢英綜合大辭典》收錄了該詞條在民國時期文獻中的特殊用法,指代外交照會等正式文書用紙,這與現代日常通信用途形成曆時性語義演變對比[來源6]。當前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将符合ISO 536:2012标準的C等紙品納入薄型信紙範疇[來源7],該标準被《漢英科技大詞典》造紙工業詞條引用作為權威定義依據[來源8]。
“薄信紙”是“信紙”的一種具體類型,其核心含義需從“信紙”的基本定義和“薄”的特性兩方面綜合理解:
基本含義
信紙是專門用于書寫的紙張,通常符合書信的規格要求,如标準尺寸、無底紋或裝飾等。根據《老殘遊記》的記載,信紙與信封常配套使用,是傳統書信文化的重要載體。
規格與分類
信紙的尺寸多樣,常見有大16開(21×28.5cm)、正16開(19×26cm)等,且按克重區分厚薄。部分信紙設計為單格或雙格,便于書寫對齊。
物理特性
“薄”指紙張的厚度較薄、克重較低,通常采用優質木漿制成,質地輕盈。這類信紙適合日常書寫,便于攜帶和郵寄。
使用場景
薄信紙多用于非正式場合,如私人信件、便籤等,因其輕便性也常用于批量印刷或學生作業。
“薄信紙”即克重較低、厚度較薄的信紙,既保留了傳統信紙的書寫功能,又因輕量化設計更貼合日常使用需求。其規格、材質與普通信紙一緻,但更注重便攜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