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titude flight
高空飛行(High-Altitude Flight)指航空器在距離地面約15,000英尺(4,572米)至45,000英尺(13,716米)空域進行的持續性航行。該術語在航空領域具有以下核心内涵:
空氣動力學特征 高空飛行依賴稀薄大氣環境下的升力重構,采用翼型優化設計抵消低密度空氣影響。根據《牛津航空詞典》(第三版),現代噴氣式客機多采用超臨界機翼技術,通過延緩激波産生維持巡航效率。
标準化飛行高度層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文件DOC 8168規定,在29,500英尺以上實施RVSM(縮小垂直間隔标準),将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從2,000英尺縮減為1,000英尺,提升空域容量。
生理防護要求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14 CFR 25部明确要求,當座艙高度超過10,000英尺時,需配置自動增壓系統和緊急氧氣裝置,應對高空缺氧風險。
航路規劃優勢 英國民航局《航空運營手冊》指出,高空飛行可規避對流層天氣擾動,利用平流層穩定氣流減少燃油消耗,典型商用航班較中低空飛行節省12-15%航油。
高空飛行是指航空器在離地面7000米至15000米高度的空中飛行。這一概念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環境特點 高空大氣壓力低、空氣稀薄,溫度顯著低于地表。這種環境會導緻飛機發動機燃燒效率降低,空氣動力性能下降,表現為引力和阻力減少,加速/減速性能減弱。
飛行性能影響
飛行挑戰
需注意的是,各國對高空劃分标準存在差異,如歐美常以10000英尺(約3048米)為低空分界。該飛行高度常見于民航客機和部分軍用飛機,需特殊設計的氣密艙和供氧系統支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