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空"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及學術解析如下:
中文定義與詞性 中文語境中,"高空"指距離地面較遠的空間層,通常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氣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該詞屬于方位名詞,常見于氣象學、航空領域。
英文對應詞及擴展解釋 英語譯為"high altitude",牛津詞典定義為"elevation above sea level exceeding 3,000 meters, characterized by low air pressure and reduced oxygen levels"(《牛津漢英雙解大詞典》第4版,2022)。該翻譯強調地理高程與大氣物理特性關聯。
專業領域應用實例 航空管制術語中,"高空飛行"對應"high-altitude flight",指在海拔7,000-12,000米之間的巡航高度(中國民航局《航空術語标準手冊》)。氣象學中則用于描述"高空急流"(high-altitude jet stream)等大氣現象。
相關術語對照
(主要參考文獻:國家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大氣科學名詞》第三版;《英漢航空詞典》國防工業出版社)
“高空”是一個多領域使用的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解釋:
氣象學角度
指對流層下部以上的大氣區域,通常以等壓面在850毫巴(約海拔1500米)以上的氣層為界限。該區域空氣稀薄,溫度較低,是航空和氣象研究的重要範圍。
工程與安全标準
在建築、施工等領域,高空作業定義為“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的位置”,需采取防護措施如安全帶、安全網等。
文學與日常用法
泛指離地面較遠的空間,如杜甫《義鹘行》中“高空得蹭蹬”描述鳥類飛翔的高度,或現代語境中“飛機從萬米高空墜落”等。
跨領域差異
可通過具體領域進一步細化定義,例如法語中“haute altitude”對應氣象高空,而“travail en hauteur”則指工程高空作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