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high exchange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醫】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經】 exchange rate; parities
在漢英詞典及金融學語境中,"高彙率"指一國貨币兌換外币時表現出較高的相對價值,通常體現為1單位本币可兌換更多外币。例如當前人民币對美元彙率為6.5:1時,相較于曆史低點的8:1即屬于高彙率狀态。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将高彙率定義為"貨币實際有效彙率長期高于購買力平價測算值"的經濟現象。這種狀态可能源自貿易順差積累、資本項目管制或央行幹預政策,如中國2015年"8·11彙改"前實施的有管理浮動彙率制度。
從跨境貿易視角,高彙率會降低出口商品價格競争力,但能提升進口購買力。國際清算銀行(BIS)實證研究顯示,彙率每升值10%将導緻出口量下降約1.5%。中央銀行常通過外彙儲備調節、利率政策等手段維護彙率穩定,如美聯儲通過聯邦基金利率影響美元彙率走勢。
高彙率是指一國貨币相對于其他貨币的兌換比率處于較高水平,即單位本币可兌換更多外币。這一概念涉及多維度經濟影響,以下從定義、影響因素及經濟效應三方面展開說明:
高彙率通常通過兩種标價方式體現:
高彙率的形成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出口與進口
資本流動
高彙率常伴隨外資流入,尤其是投資本國資産(如股票、債券),可能推高金融市場熱度。
個人影響
若人民币對美元彙率從7.0升至6.5(直接标價法),意味着1美元兌換人民币減少,人民币升值。此時,進口美國商品成本降低,但中國出口企業可能面臨利潤壓縮。
高彙率是雙刃劍,需結合國家經濟戰略綜合評估。普通投資者可通過分散資産配置降低彙率波動風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