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lymer crystallite
high polymer; macromolecule
【化】 macromolecule; polymer
microlite
【化】 micro-crystal
【醫】 microcrystal
高分子微晶(Gāofēnzǐ Wēijīng)是高分子材料科學中的重要概念,指在高分子聚合物内部形成的具有高度有序原子排列的微小晶體區域。其詳細解釋如下:
漢語定義與核心特征
在漢語語境中,“高分子微晶”指聚合物中尺寸在納米至微米尺度、具有規則晶格結構的區域。這些區域由高分子鍊段(而非整個分子鍊)通過折疊或有序排列形成,其結構有序度介于完全無序的非晶區與宏觀單晶之間。微晶的存在顯著影響聚合物的密度、熔點、力學強度及光學性能。來源:《材料科學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
英語對應術語與學術内涵
英語中對應術語為"Polymer Microcrystal" 或"Crystallite in Polymer"。美國化學會(ACS)定義其為:"A small, ordered domain within a semicrystalline polymer where polymer chains are packed in a regular lattice structure, typically ranging from 10 to 100 nanometers in size." 微晶是半結晶聚合物(如聚乙烯、尼龍)的關鍵結構單元,其尺寸、取向及分布決定材料宏觀性能。來源:ACS Glossary of Polymer Terminology。
結構特性與形成機制
高分子微晶的形成依賴于鍊段的規整性和結晶條件(如溫度、拉伸應力)。其結構特征包括:
$$
nlambda = 2d sintheta
$$
其中 (lambda) 為X射線波長,(theta) 為衍射角。
功能與應用關聯
微晶作為聚合物中的“增強相”,可提升材料的模量、耐熱性及阻隔性。例如:
來源: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期刊)。
高分子微晶是高分子材料中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高分子微晶指部分結晶高分子材料中分散于無定形基體中的納米級晶體,其晶粒尺寸通常為50-500埃((50~500)×10⁻¹⁰米)。這種結構常見于半結晶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形态差異:
形成機制: 受溫度、退火處理等條件影響,折疊周期約含100個原子長度,晶區通過無定形态高分子相連。
主要存在于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改性中,例如:
注:-2、6-10主要提供微晶的通用定義,本回答重點結合高分子材料特性整合了的核心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