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貢品英文解釋翻譯、貢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rticles of tribute; tribute
【法】 heriot

相關詞條:

1.nazar  2.Nuzzer  

分詞翻譯:

品的英語翻譯:

article; class; grade; quality; rank; sample; savour

專業解析

貢品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解釋為"tribute",指古代臣民或附屬國向君主進獻的財物或珍奇物品,具有政治臣服與禮儀象征的雙重含義。其核心概念可拆解為以下三方面:

  1. 曆史政治屬性

    中國古代的貢品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時期的"五服"體系,至明清時期發展為朝貢貿易的核心載體。貢品不僅包含玉石、絲綢、異域特産等物質資源,還通過特定儀式(如"郊祀")确立等級化的天下秩序,《周禮·天官》記載"以九貢緻邦國之用"即為此制典章化表現。

  2. 跨文化翻譯難點

    英語詞典如《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将"tribute"釋義為"payment made by one country to another as the price of peace"(第八版第1987頁),側重物質進貢而淡化其中的禮制内涵。這種釋義差異導緻西方讀者容易忽略"貢品"在中國語境中的"禮-物"互動特性,即《禮記·曲禮》所載"禮尚往來"的互惠性政治哲學。

  3. 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漢英詞典新增"cultural tribute"等譯法,如《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收錄"向傳統文化緻敬的貢品"詞條(第687頁),反映該詞已衍生出文化遺産保護語境下的象征性用法。人類學研究顯示,這種語義演變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運動存在密切關聯。

語言學權威著作《漢語文化詞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指出,貢品概念在漢英互譯過程中需特别注意"差序格局"與"契約關系"的文化認知差異,建議采用"ritual tribute with hierarchical implications"等解釋性翻譯策略。

網絡擴展解釋

貢品是古代政治與經濟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可結合曆史背景、文化特征及現代引申義進行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貢品指封建時代官吏、人民或屬國向帝王進獻的物品。這類物品多為地方特産或稀有珍品,例如吳晗《朱元璋傳》記載,明朝官手工業的原料通過貢品制度無償征調。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可追溯至夏禹時期,實行“任土作貢”制度,要求各州獻納特産。
  2. 功能:既是稅收的早期形态,也是中央集權的象征。例如漢代漢中地區因物産豐富成為重要貢賦來源。

三、主要特征

四、現代引申

當代語境中,“進貢”一詞被用于比喻向權勢者送禮的行為,含貶義色彩。例如:“合規業務被迫向官員進貢”。

五、例句參考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貢品”不僅承載古代政治經濟制度,其文化遺産屬性也被現代學者視為研究中國曆史的重要切入點。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