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數調整替續器英文解釋翻譯、功率因數調整替續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power-factor regulating relay
分詞翻譯:
功率因數的英語翻譯:
【化】 power factor
調整的英語翻譯:
adjust; modulate; rectify; regularize; regulate; revise; tune
【計】 annealing; clean-up; justification; levelling; reconditioning
regulation; tuning
【化】 setting
【醫】 adjustment; modulation; rectification; regulation
【經】 modulation
替續器的英語翻譯:
【化】 relay
專業解析
功率因數調整替續器(Power Factor Correction Relay)是電力系統中用于監測、控制并自動優化負載功率因數的關鍵裝置。該術語可拆解為:
- 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PF):衡量有功功率(單位:kW)與視在功率(單位:kVA)比值的參數,反映電能利用效率,理想值為1 。
- 調整(Correction):通過投切電容器組或電抗器,補償感性/容性無功功率,減少電網損耗 。
- 替續器(Relay):台灣術語,即繼電器(Relay),此處指具備測量、邏輯判斷及輸出控制信號的智能設備 。
核心功能與技術原理
-
實時監測與分析
通過電壓、電流互感器采集數據,計算瞬時功率因數(公式:$$PF = frac{P}{S} = frac{kW}{kVA}$$)。當PF低于設定阈值(如0.9),觸發補償機制 。
-
自動投切控制
根據負載變化,動态切換電容器組級數。例如:工業電機啟動時投入電容器,抵消感性無功;輕載時切除部分電容,避免過補償 。
-
保護機制
集成過電壓、諧波超限(如THD>5%)等保護功能,防止電容器損壞 。
應用場景與效益
- 工業領域:用于工廠配電櫃,降低變壓器及線路損耗,避免電力公司罰款(如台灣台電對低于0.85的PF加收電費)。
- 再生能源系統:在太陽能逆變器輸出端調節PF,滿足并網規範(如IEEE 1547)。
- 經濟效益:提升PF至0.95以上,可減少線路電流10-15%,顯著節約電費 。
權威參考文獻
- IEEE标準:IEEE Std 18-2012《電容器投切設備标準》規範繼電器耐壓及投切頻率 。
- 國際電工術語:IEC 60050-151:2001 明确定義功率因數校正設備的功能分類 。
- 台灣經濟部能源署:《功因改善案例手冊》詳述工商業應用實例 。
來源說明:文獻1-2基于國際電工标準;文獻3-5源自能源管理機構及行業技術指南,内容符合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功率因數調整替續器是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的控制裝置,主要用于動态調節發電機或負載的功率因數,确保其符合電網考核要求,從而優化能源利用效率并避免罰款。以下是詳細解釋:
1.核心功能
- 功率因數調節:通過監測電網聯絡線的有功、無功功率實時值及累計值,自動調整發電機勵磁電流,改變系統無功功率輸出,使當月累計功率因數達到目标範圍(如0.9以上)。
- 經濟性控制:在滿足功率因數要求的前提下,優先選擇最經濟的運行方式,例如合理分配多台發電機的無功負載。
2.工作原理
- 信號采集:将電網聯絡線的三相電壓、電流信號接入智能儀表,實時測量有功、無功功率及功率因數方向。
- 動态調整策略:
- 若當月累計功率因數高于電網要求,按設定值減0.01控制;
- 若低于要求,則按設定值加0.01控制;
- 增勵時優先調節功率因數較高的發電機(除非其功率因數≥0.999,可能未發電)。
3.技術特點
- 多設備協同:支持多台發電機并聯運行,通過觸摸屏設置目标功率因數,并顯示各發電機的實時功率因數。
- 方向性判斷:區分正向/反向有功電能、無功電能,避免誤判電網狀态。
4.應用意義
- 減少罰款:電網通常對功率因數不達标的用戶收取額外費用,該設備可有效規避此類風險。
- 提升效率:功率因數低會導緻線路損耗增加($P_{text{損耗}}=IR$),調整後能降低無效能耗。
5.相關概念補充
- 功率因數(Power Factor):交流電路中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cosPhi = P/S$),反映電能利用效率。電阻性負載為1,感性/容性負載通常小于1。
如需具體設備參數或更深入的技術細節,可參考電網考核标準或制造商文檔(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