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zeotropy
【化】 azeotropy
共沸性(Azeotropy)指兩種或多種液體混合後形成具有恒定沸點的混合物(即共沸混合物),其氣相與液相組成相同的物理化學特性。該現象由英國化學家約翰·霍普金斯于1894年首次系統研究。從漢英詞典角度,"共沸性"對應英文術語"azeotropy",詞根源自希臘語"azein"(沸騰)與"tropos"(性質)的組合。
共沸混合物的核心特征包括:
該性質在工業分離工藝中具有重要應用,如通過添加夾帶劑破壞共沸體系實現無水乙醇制備(參考《化工原理》第三版,譚天恩著)。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其定義為"液體混合物偏離拉烏爾定律的特殊行為"。
共沸性(Azeotropy)是化學中描述特定混合液體在沸騰時表現出的特殊現象,其核心特征如下:
共沸性指兩種或多種液體按特定比例混合後,在恒定壓力下沸騰時,蒸氣組成與液相組成完全相同,導緻無法通過常規蒸餾分離混合物。這種現象形成的混合物稱為共沸物,對應的溫度稱為共沸點。
在溫度-組分相圖中,共沸物的氣相線與液相線會交彙于一點。若交彙點為最高點,則為負共沸物;若為最低點,則為正共沸物。
混合物 | 共沸點(℃) | 組成比例 |
---|---|---|
乙醇-水 | 78.2 | 乙醇95.6%,水4.4% |
氯仿-水 | 56.1 | 氯仿97.5%,水2.5% |
鹽酸(HCl) | 108 | HCl 20.22% |
共沸性在化工生産和實驗室操作中具有重要影響,理解其特性有助于優化分離工藝和解決實際難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