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lace
宮殿(gōng diàn)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及文化解析如下:
漢語釋義
指古代帝王、君主或宗教領袖居住及處理政務的大型建築群,具有極高的建築規格與政治象征意義。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英語對應詞
Palace:A large and stately building serving as the official residence of royalty, religious leaders, or heads of state.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整理本;劉熙《釋名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建築功能
來源:于倬雲《中國宮殿建築論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象征意義
來源:李允鉌《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來源:Steinhardt, N. S. Chinese Imperial City Plann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宮殿”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
宮殿指古代帝王處理政務、舉行儀式或居住的建築物,通常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通過壯麗的建築風格彰顯王權的至高無尊嚴。例如,北京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2. 結構與詞源
該詞為并列式結構,“宮”與“殿”均指古代帝王居所,組合後強調建築的高大華麗屬性。曆史上,商代已出現宮殿雛形,後逐漸發展為集政治與生活功能于一體的建築群。
3. 文化意義
與西方以宗教建築為核心不同,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成就體現在宮殿上,其設計注重強化人間秩序與皇權象征,如軸線對稱、等級分明的布局。此外,宮殿也衍生出“宮阙”等近義詞,常見于詩詞中,如蘇轼“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4.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宮殿”可泛指極盡奢華的房屋,但核心仍保留對曆史皇家建築的聯想,如“這座别墅宛如宮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