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工業經濟學英文解釋翻譯、工業經濟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industrial economics

分詞翻譯:

工業的英語翻譯:

industry
【經】 industry; manufacture

經濟學的英語翻譯:

economics
【經】 economics

專業解析

工業經濟學(Industrial Economics)是研究工業生産體系運行規律及其資源配置優化的應用經濟學科,其英文對應概念包含"industrial organization"和"industrial economics"的雙重内涵。該學科聚焦三大核心領域:

  1. 市場結構分析 涵蓋完全競争、壟斷競争、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等市場形态的建模研究,運用納什均衡理論解析企業戰略互動,典型模型如古諾雙寡頭模型: $$ q_i^* = frac{a - c}{3b} $$ 其中$a$為市場需求參數,$c$為邊際成本,$b$為價格敏感系數(《産業組織理論》,Tirole,1988)。

  2. 企業行為研究 包括定價策略(如價格歧視)、産品差異化、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決策。哈佛學派的SCP範式(結構-行為-績效)為此領域經典分析框架(《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2020修訂版)。

  3. 政策規制體系 涉及反壟斷法實施、自然壟斷行業監管、知識産權保護等政府幹預機制的設計與評估。中國《反壟斷法》(2008)第17條明确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全國人大立法數據庫)。

該學科近年融合博弈論、計量經濟學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數字經濟反壟斷、供應鍊韌性評估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工業經濟》期刊,2024年度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工業經濟學是研究工業部門經濟活動規律及其管理方法的學科,屬于部門經濟學的重要分支。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研究對象

工業經濟學以工業部門的生産關系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工業生産、分配、交換和消費活動的規律。其核心任務是通過辯證唯物主義方法,揭示工業經濟活動中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經濟規律發揮作用的條件和形式。

二、學科發展曆程

  1. 理論起源:工業經濟理論伴隨18世紀機器大工業誕生而萌芽,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形成不同理論體系。
  2. 學科獨立: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首次将其作為獨立學科建立,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礎,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特有的學科體系。

三、學科特點

四、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作為部門經濟學分支,工業經濟學與農業經濟學、財政學等并列,但更聚焦工業領域特有的經濟規律。其理論基礎來自政治經濟學,同時為産業政策制定提供實踐指導。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工業經濟學既是理論學科,也是指導工業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其發展緊密關聯工業化進程與社會制度背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