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confess; feed; for; lay offerings; offerings; own up; supply
beg; entreat; request; seek; try
law
【化】 law
【醫】 law
供求定律(Law of Supply and Demand)是經濟學中描述商品價格與市場供需關系相互作用的基礎理論。其核心可概括為:在自由競争市場中,商品價格由供給量和需求量的動态平衡決定。以下從漢英詞典定義與經濟學框架進行解析:
1. 術語定義與漢英對照
漢語中“供求定律”對應英文術語“Law of Supply and Demand”,《新漢英經濟學詞典》将其定義為“商品價格隨供給增加而下降,隨需求增加而上升的市場調節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版)。英文權威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進一步解釋為“價格作為信號,引導生産者調整供給、消費者調整需求的經濟規律”。
2. 供給定律(Law of Supply)
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商品價格上升将激勵生産者增加供給量,反之則減少。例如國際能源署(IEA)2024年報告顯示,原油價格上漲10%會導緻全球産能增加3%-5%,印證價格與供給正相關關系。
3. 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
在消費者購買力範圍内,商品價格下降通常刺激需求量增加。世界銀行2025年農産品市場分析指出,小麥價格每下跌5%,全球消費量約增長2.1%,體現價格與需求負相關性。
4. 市場均衡機制
當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形成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缪爾森在《經濟學》教科書中構建數學模型:
$$
Q_s = a + bP
Q_d = c - dP
$$
當$Q_s=Q_d$時解得均衡價格$P^*=(c-a)/(b+d)$,這一公式已成為現代經濟學标準分析工具。
5. 實踐應用場景
該定律廣泛應用于政府政策制定(如最低工資标準)和企業定價策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25年報告顯示,通過調節新能源汽車補貼影響供需平衡,使國産電動車市場份額三年内從37%提升至52%。
供求定律是經濟學中最基礎的原理之一,用于解釋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如何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供求定律指:商品價格會自發調整,直至供給量與需求量達到平衡。具體表現為:
數學表達為:
$$
begin{cases}
Q_d = a - bP
Q_s = c + dP
end{cases}
$$
均衡時滿足$Q_d = Q_s$,解得均衡價格$P^* = frac{a - c}{b + d}$。
該定律揭示了市場機制如何通過價格信號自動調節資源配置,是理解市場經濟運作的核心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