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sthesiodic; esthesodic
感覺傳導(Sensory Conduction)指外部或内部刺激通過感受器轉化為神經信號,并沿特定神經通路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如脊髓、大腦)的過程。該過程涉及能量的轉換與傳遞,是機體感知環境變化的基礎機制。
感覺轉換(Sensory Transduction)
感受器(如皮膚觸覺小體、視網膜感光細胞)将物理/化學刺激(如壓力、光線)轉化為電化學信號(神經沖動)。例如,機械壓力激活皮膚機械感受器,引發離子通道開放,産生動作電位。
來源:《神經科學原理》(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Kandel et al.)
傳導路徑(Conduction Pathways)
來源:《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
神經信號特性
神經沖動以"全或無"定律傳播,傳導速度取決于軸突直徑與髓鞘化程度(如Aα纖維快于C纖維)。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感覺傳導 | Sensory Conduction | 神經信號從外周向中樞的傳遞過程 |
感受器 | Receptor | 接收刺激并轉換信號的特定結構(如帕西尼小體、遊離神經末梢) |
動作電位 | Action Potential | 神經元膜電位快速升降的電信號 |
脊髓丘腦束 | Spinothalamic Tract | 傳導痛覺、溫度覺和粗略觸覺的上行通路 |
感覺分類
來源:《生理學》(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傳導障礙的影響
神經損傷(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導緻傳導延遲或阻斷,表現為感覺麻木或疼痛異常。臨床通過神經傳導速度檢測(NCV) 評估通路完整性。
感覺傳導是指外界或體内的刺激通過神經通路傳遞至大腦皮層的過程,使機體能夠感知并處理觸覺、溫度、痛覺、本體感覺等信息。以下是其核心機制與路徑的詳細解釋:
感受器激活
分布在皮膚、肌肉、内髒等處的感受器(如機械感受器、溫度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學刺激轉化為電信號(動作電位)。
傳入神經傳遞
信號通過周圍神經的傳入纖維(Aα、Aβ、Aδ、C纖維等)傳遞至脊髓或腦幹。不同纖維類型對應不同感覺(如Aδ纖維傳導快痛,C纖維傳導慢痛)。
脊髓與腦幹處理
丘腦中繼
丘腦将信號分類并投射至大腦皮層特定區域(如軀體感覺皮層)。
皮層整合
大腦皮層分析信號強度、位置和性質,形成主觀感知。
脊髓丘腦束
傳導痛溫覺和粗略觸覺,交叉後上行,損傷會導緻對側相應區域感覺缺失。
薄束與楔束
傳導精細觸覺、本體覺,在延髓交叉,損傷導緻同側深感覺障礙(如閉目難立征)。
三叉神經通路
負責頭面部感覺,經三叉神經節→三叉神經脊束核→丘腦→皮層。
感覺傳導與運動系統協同完成反射(如膝跳反射),并與邊緣系統互動影響情緒(如疼痛伴隨焦慮)。其效率受髓鞘完整性(如多發性硬化症)和神經遞質(如P物質)調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