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usa paradisiaca L.
pleasant; sweet; willingly
【醫】 gluco-; glyco-
甘蕉的漢英詞典釋義與植物學解析
一、術語定義
“甘蕉”是香蕉(Musa spp.)的古稱與植物學别名,特指芭蕉科芭蕉屬的大型草本植物及其果實。在漢英詞典中,其标準英譯為“banana plant” 或“plantain”(專指烹饪用香蕉), 強調其作為熱帶經濟作物的屬性。該詞最早見于《三輔黃圖》,載“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宮,植甘蕉十二本”,印證其在中國栽培曆史悠久。
二、植物學特征
甘蕉植株高3-10米,具由葉鞘包裹形成的假莖;葉片長圓形,長可達3米,葉脈平行;穗狀花序下垂,果實為漿果,成熟時呈黃色。根據《中國植物志》,甘蕉包含食用蕉(Musa × paradisiaca)和野生蕉(如Musa acuminata)兩大類群,現代商業香蕉多為三倍體雜交種。
三、漢英翻譯對照
《本草綱目》稱“甘蕉,一名芭蕉”,李時珍釋其名:“蕉不落葉,一葉舒則一葉焦,故謂之蕉”,英譯需結合文化背景譯為“aromatic plantain”(強調其香氣)。
牛津漢英詞典将“甘蕉”直譯為“sweet banana”,特指鮮食香蕉(dessert banana),與烹饪用大蕉(plantain)區分。
四、延伸考據
“甘蕉”在東南亞語言中亦有同源詞,如馬來語“pisang”、泰語“kluai”,印證其原産熱帶亞洲的傳播路徑。國際植物命名數據庫(IPNI)記錄其學名演變史:1753年林奈首次命名為Musa paradisiaca,現代分類學已細化至數百個栽培品種。
來源說明
甘蕉是芭蕉科植物的别稱,其名稱、形态及用途在不同文獻中均有詳細記載。以下是綜合整理後的解釋:
甘蕉性寒,過量食用易導緻體内寒氣積聚,需適量食用。此外,甘蕉與普通香蕉(香蕉屬)存在分類差異,前者更偏向藥用,後者以食用為主。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特征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南方草木狀》及宋代蘇頌、李時珍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