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馬射線英文解釋翻譯、伽馬射線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gamma ray
分詞翻譯:
伽的英語翻譯:
【化】 gal
馬的英語翻譯: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醫】 hippo-
射線的英語翻譯:
radial; ray
【醫】 radiation; ray
專業解析
伽馬射線(Gamma Ray),中文又稱γ射線,是電磁波譜中波長最短、頻率最高、能量最強的電磁輻射形式。其命名源自希臘字母表的第三個字母“γ”(gamma),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術語“Gamma Ray”。以下從漢英對照及科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術語構成與基本定義
- 中文“伽馬射線”:“伽馬”為英文“gamma”的音譯,“射線”直譯為“ray”,合稱指代這種高能輻射。
- 英文“Gamma Ray”:由“gamma”(标識第三種類型的輻射)和“ray”(光線)構成,特指原子核衰變或核反應釋放的極高能光子。
二、物理特性
伽馬射線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 波長與頻率
波長小于0.01納米(10⁻¹¹米),頻率高于10¹⁹赫茲,能量範圍從數千電子伏特(keV)至數百萬電子伏特(MeV)。
- 穿透性極強
可穿透混凝土和鉛闆(需厚屏蔽層防護),醫學中用于腫瘤放射治療(如伽馬刀)。
- 電離輻射
與物質相互作用時能剝離電子,破壞生物DNA,需嚴格防護(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标準)。
三、産生機制
伽馬射線主要源于:
- 核衰變:放射性原子核(如钴-60、铯-137)從激發态退激時釋放。
- 天體物理過程:超新星爆發、黑洞吸積盤、伽馬射線暴(NASA觀測項目)。
- 人工産生:粒子加速器中的同步輻射或核反應堆。
四、應用領域
- 醫學
- 放射治療:精準摧毀癌細胞(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南)。
- 影像學: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SPECT)。
- 工業
- 無損檢測:焊縫或鑄件缺陷探傷(ASTM國際标準)。
- 輻照滅菌:醫療器材消毒。
- 科研
- 核物理:研究原子核結構。
- 天文觀測:探測宇宙高能事件(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五、防護與安全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
- 屏蔽材料:鉛、鎢等高密度物質。
- 劑量限制:公衆年均有效劑量不超過1毫希沃特(mSv),職業人員不超過20 mSv。
權威參考來源
- 世界衛生組織(WHO)《放射治療基礎》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radiotherapy
-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輻射防護标準》https://www.iaea.org/resources/rpop
- 美國宇航局(NASA)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項目 https://fermi.gsfc.nasa.gov
-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放射治療指南》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treatment/types/radiation-therapy
- ASTM國際标準《無損檢測标準》https://www.astm.org/standards/e1416
網絡擴展解釋
伽馬射線(γ射線)是電磁波譜中能量最高、波長最短的電磁輻射,其波長通常短于0.01埃(即高于30EHz的頻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
- 物理本質:由高能光子組成,屬于原子核能級躍遷或衰變時釋放的射線。
- 波長與能量:波長範圍小于0.01埃,能量高于124 keV,穿透力極強,可穿透鉛闆。
- 數學表示:能量公式為:
$$
E = h
u
$$
其中,( h )為普朗克常數,(
u )為頻率。
2.産生原理
- 自然來源:放射性元素衰變(如鐳)、宇宙射線、超新星爆發或黑洞活動引發的伽馬射線暴。
- 人工産生:核反應堆、粒子加速器及核爆炸過程。
3.應用領域
- 工業檢測:利用穿透性探測金屬内部裂紋或缺陷。
- 醫療用途:治療腫瘤(如伽馬刀),通過高能輻射殺死癌細胞。
- 科學研究:天文學中用于觀測宇宙高能現象(如中子星合并)。
4.危害與防護
- 生物風險:高能光子可破壞DNA,導緻細胞突變或癌症。
- 防護措施:需使用鉛、混凝土等厚屏蔽材料阻擋輻射。
5.發現曆史
- 1900年由法國科學家P.V.維拉德發現,隨後被盧瑟福命名為“伽馬射線”。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4、10)的詳細描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