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xfoliative cytology
exfoliate
【化】 cracking-off
【醫】 denudation; denude; strip; stripping
【醫】 cytodiagnosis
imitate; knowledge; learn; mimic; school; study; subject of study
剝脫細胞診斷學(Exfoliative Cytodiagnostics)是臨床病理學的分支學科,通過分析人體自然脫落或人工刮取的細胞樣本進行疾病檢測。該技術主要應用于黏膜表層細胞的形态學觀察,尤其擅長發現早期癌變細胞。其核心原理基于病變細胞在代謝過程中會出現核質比例異常、染色質濃聚等特征性改變。
在臨床應用層面,該診斷法以宮頸癌篩查(Pap塗片)最為典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其可使宮頸癌死亡率降低80%。技術優勢體現在:①無創取樣(陰道分泌物/漿膜腔積液);②高敏感性(可檢測0.1mm微小病竈);③快速診斷(樣本處理僅需2-3小時)。
學科發展可追溯至1928年Papanicolaou建立細胞染色法,2019年WHO将其納入《癌症早診技術指南》。當前聯合免疫組化标記技術(如Ki-67/p16檢測),顯著提升了診斷特異性。
引用來源:
“剝脫細胞診斷學”可能為“脫落細胞學檢查與診斷”的表述誤差。以下是詳細解釋:
脫落細胞學檢查是通過采集人體自然脫落或通過特定方式獲取的細胞(如體腔積液、黏膜表面細胞等),經染色處理後觀察細胞形态,輔助疾病診斷的病理學技術。其核心原理是癌細胞代謝快、黏附性差,更易脫落,便于早期發現惡性腫瘤。
提示:該檢查是癌症早期篩查的重要手段,但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病變,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