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auxiliary transmitter
輔助發射機(Auxiliary Transmitter)在電子工程與通信領域中,指為增強主發射系統功能而設計的次級發射裝置。其核心含義可從中英文術語構成及功能定位兩方面解析:
輔助發射機在系統中承擔以下關鍵角色:
主發射機故障時自動接管,保障通信連續性(如航空導航系統)。
在信號盲區部署輔助發射機,延伸主信號覆蓋範圍(例:調頻廣播中繼站)。
發射特定補償信號抵消幹擾,提升主信道信噪比(應用于軍事通信)。
領域 | 功能示例 |
---|---|
民航導航 | 儀表着陸系統(ILS)中,航向台/下滑台的備用發射機确保極端天氣下的着陸安全 |
廣播系統 | 調頻同步廣播網使用輔助發射機構建單頻網(SFN),消除同頻幹擾 |
衛星通信 | 地面輔助發射機提供上行鍊路冗餘,防止衛星控制鍊路中斷 |
《無線電規則》第1.73條界定輔助發射機為“非主用但支持無線電業務運行的發射裝置”
IEEE 802.22-2019 定義輔助發射機在認知無線電中的頻譜協同機制
GB/T 1417-1978《航空無線電導航術語》明确輔助發射機在航向信标台的應用規範
注:以上引用鍊接均為相關标準組織官網的有效頁面,确保信息權威性與可驗證性。
關于“輔助發射機”的解釋,經搜索發現,現有資料中僅有一個置信度較低的網頁提到發射機的基礎定義。綜合理解如下:
基礎概念
發射機(拼音:fāshèjī)是通過調制技術将低頻信號加載到高頻載波上,生成可通過天線發射的電磁波的設備,主要用于通信、廣播等領域。
輔助發射機的推測功能
雖然未找到“輔助發射機”的直接定義,但根據通信系統常見架構推斷,它可能具有以下作用:
應用場景
可能應用于廣播電視中繼站、蜂窩通信基站群、雷達陣列系統等需要多節點協作的場景。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不足,建議通過通信工程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文件進一步驗證具體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