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teriae collateralis; collateral artery
副動脈(英文:Collateral Artery)是解剖學中指與主幹動脈平行分布、具有代償供血功能的輔助性動脈分支。其核心特征與醫學意義如下:
注:區别于"Accessory Artery"(副屬動脈,指額外存在的變異動脈),"Collateral Artery"特指代償性側支。
位置與結構
副動脈通常與主幹動脈(如肱動脈、股動脈)伴行,管徑較細,多位于深筋膜下層或肌間隙内。例如,桡側副動脈(Radial Collateral Artery)與桡動脈主幹并行于前臂桡側。
代償功能
當主幹動脈因栓塞、壓迫或外傷導緻血流受阻時,副動脈可通過側支循環(Collateral Circulation)擴張供血,維持遠端組織灌注。例如,股深動脈的穿支是股動脈阻塞時的關鍵代償通路。
第42版"血管系統"章節詳述全身副動脈分布,強調其與主幹動脈的拓撲關系。
來源:Elsevier, 2020.
Richard Snell著,第9版"上肢血管"部分解析副動脈在創傷中的代償機制。
來源: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2.
《側支循環在動脈閉塞性疾病中的作用》(Role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載于Circulation Research 期刊(2015年)。
來源:NIH公共醫學數據庫(PMID: 25814686)
以上内容綜合解剖學經典著作與循證醫學研究,符合醫學術語規範及臨床實踐依據。
"副動脈"在醫學解剖學中主要指與主血管伴行的額外動脈分支,常見于腎髒相關描述(稱為"副腎動脈")。以下是詳細解釋:
建議臨床醫生在涉及腎髒區域手術前,通過CTA或DSA血管成像确認血管變異情況。更多解剖學數值可參考《中國人解剖學數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