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甾烷英文解釋翻譯、糞甾烷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prostane
【醫】 allocholestane; coprostane
分詞翻譯:
糞的英語翻譯:
dung; excrement; feces; muckworm; ordure; shit; turd
【化】 manure
【醫】 copr-; copro-; dung; kopr-; manure; scato-; Sed.; sedes; skato-
sterco-; stercus; stool
甾的英語翻譯:
【醫】 sterid; steroid
烷的英語翻譯:
alkyl
【機】 camphane; menthane
專業解析
糞甾烷 (Coprostane) 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地球化學和生物化學化合物,屬于甾烷類(Steranes)中的一員。其英文名稱Coprostane 源于希臘語 "kopros"(意為糞便)和 "stane"(甾烷後綴),直接反映了其最常見的來源——動物糞便。
-
定義與化學特征:
- 糞甾烷是膽固醇(Cholesterol)在脊椎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腸道内經微生物還原作用後的主要飽和烴産物。
- 其化學結構為5β(H)-Cholestane。這個命名是關鍵:
- Cholestane: 指其基本碳骨架與膽甾烷(Cholestane)相同,即具有甾核(由四個環組成)和一條側鍊,共有27個碳原子(C27)。
- 5β(H): 這是其最顯著的特征。它表示在甾核的A/B環連接處(C-5位),氫原子(H)處于β構型(環系平面的下方)。這與地質體中更常見的、由甾醇經地質過程熱演化形成的規則甾烷(如5α(H)-Cholestane)形成鮮明對比。5β構型是微生物在腸道内對膽固醇進行生物氫化的結果。
-
生物來源與形成:
- 糞甾烷主要形成于厭氧腸道環境中。腸道微生物(特别是某些細菌)将食物中的膽固醇或動物自身分泌的膽固醇還原,産生一系列糞甾醇(如Coprostanol),這些糞甾醇在沉積物成岩作用的早期階段可以進一步還原或脫水形成更穩定的糞甾烷。
- 因此,糞甾烷是高等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活動的特異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它在現代和古代沉積物、污水、糞便化石中的檢出,是判斷該環境曾受人或動物排洩物輸入的有力證據。
-
應用與意義:
- 環境科學: 糞甾烷(常與其前驅物糞甾醇一起)被廣泛用作追蹤生活污水污染和糞便污染源的指标。其濃度可以反映水體、沉積物或土壤受人類或動物排洩物污染的程度。
- 考古學與古環境: 在古代遺址的沉積物、糞化石(Coprolites)或陶器殘留物中檢測到糞甾烷,可以證明該地點曾有人類或動物活動,為研究古代人類的飲食、居住地、畜牧業發展以及古環境衛生狀況提供關鍵信息。
- 地質學與地球化學: 在石油地球化學中,雖然規則甾烷(5α, 14α, 17α構型)是更成熟原油的标志,但檢測到5β-甾烷(如糞甾烷)可能指示有機質成熟度較低或存在特定的生物輸入源。在古環境重建中,它有助于識别陸源有機質的輸入,特别是與高等動物相關的輸入。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 提供甾體化合物的标準命名規則,明确區分5α-和5β-構型。 (來源: IUPAC Gold Book - Steroid Nomenclature)
- 《生物标志物指南》(The Biomarker Guide): 由K. E. Peters, C. C. Walters, J. M. Moldowan編著,是生物标志物研究領域的經典權威著作,詳細闡述了糞甾烷及其他甾烷的結構、來源、地球化學意義和應用。 (來源: Peters, K. E., Walters, C. C., & Moldowan, J. M. (2005). The Biomarker Guide: Volume 1, Biomarkers and isotop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istory; Volume 2, Biomarkers and isotopes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earth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該領域頂級期刊發表了大量利用糞甾烷/糞甾醇作為污水示蹤劑的研究論文,确立了其作為标準指标的地位。 (來源: 例如: Bull, I. D., Simpson, I. A., van Bergen, P. F., & Evershed, R. P. (1999). Muck 'n' molecules: organic geochemical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cient manuring. Antiquity, 73(279), 86-96. 以及後續衆多相關研究發表在 Environ. Sci. Technol. 等期刊上)
- 《甾體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專業期刊和教材會闡述膽固醇在腸道内的微生物代謝途徑,包括糞甾醇/糞甾烷的形成。 (來源: 例如: Björkhem, I. (1992). Mechanism of degradation of the steroid side chain in the formation of bile acids.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33(4), 455-471. 及相關教材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糞甾烷是一種甾烷類有機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屬性
-
化學結構
分子式為 (C{27}H{48}),分子量372.67,屬于膽甾烷的立體異構體(5β構型)。
-
物理性質
熔點和沸點數據有限,已知密度約為0.89 g/cm³,比旋光度為+25.1°(氯仿溶液)。
二、命名與來源
- 中文别名:假膽甾烷、5β-膽甾烷。
- 英文名:Coprostane,源自生物體内代謝産物,常見于糞便中,因此得名“糞甾烷”。
三、應用領域
主要作為生物化學研究的标準品或試劑,用于脂類代謝、甾體化合物分析等領域。
四、注意事項
- 需注意與“抗菌素”概念的混淆。搜狗百科的描述存在明顯錯誤,将糞甾烷誤寫為青黴素類抗生素(實際應為“青黴素”)。建議以化學數據庫信息為準。
五、相關衍生物
例如糞甾烷酸(CAS 547-98-8)和糞甾烷-3-醇(CAS 601-53-6),均為其羟基或羧酸衍生物。
如需更完整的物化參數或供應商信息,可參考化學數據庫網頁(如、4、9)。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